首页 >钢管资讯 >

传言落地:武钢与宝钢筹划战略重组

时间:2016-06-29 09:56:00  来源:钢管商务网

中国最受瞩目的两家钢铁企业,宝钢、武钢终于对外戳破了那层窗户纸,正式宣告启动战略重组。

6月26日,武钢股份(600005)发布公告称,公司接控股股东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简称“武钢集团”)通知:武钢集团与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宝钢股份(600019)随后也发布类似公告。

两家上市公司均宣布,自6月27日起停牌。停牌期间,公司将尽快确定相关方案,并于五个交易日后公告相关事项的进展情况。

钢铁行业的一名资深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宝钢、武钢合并应该是国资委的意思。”该人士分析,“国资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这两家企业合并有利于钢铁行业去产能,另外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一直是很多领导认为的弊端,合并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

宝钢、武钢均为央企,同属国务院国资委监管,与鞍钢一起位列钢铁三大央企。此前,宝武合并传闻已持续发酵1年有余。

十年前重组未果

实际上,国资委对宝钢、武钢的合并早在10年以前就有讨论。

2011年3月1日,时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武钢集团总经理的邓崎琳在接受新华网独家访谈时表示,在他2004年接手武钢之时,“当时还有一个呼声,要宝钢和武钢重组”。

据邓崎琳描述,当时国资委规划局的一位局长受主任委托跟他沟通过一次,向其询问宝钢和武钢能不能合并。邓崎琳当时表态“我同意”,但同时回答“时机不对,时机不合适,能不能让我们双方酝酿一段时间,什么时候合适,我们以后再说”。

当时,国资委系统处于“李荣融时代”。 2003年,李荣融出任首任国资委主任。国资委刚成立时直接监管工业类中央企业有近200家,李荣融任职的七年时间里,央企数量从196家减少至123家。李荣融时代以大刀阔斧合并央企闻名。

在2015年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2015-2016中国经济年会上,李荣融还表示,“我原来在任时央企重组的目标是60户到80户,我不会去分类,我只有一个类,就是行业排队要给我前三名。”

正是在这种排不到行业前三名就要被兼并的压力下,邓崎琳带领武钢实施“中西南发展战略”及“走出去战略”,扩张武钢规模,避免了武钢当时被兼并的命运。不过,在10个月前,邓崎琳因严重违法违纪,被带走调查。

邓崎琳在前述访谈中承认当初表示同意但认为时机不对是“缓兵之计”。他表示,“在我任上,把整个武钢的名字给抹掉了,这个没法交待啊!”

现在重组阻力或减小

宝钢、武钢上次重组未果过去已十年有余,中国钢铁行业也已经从扩张时期冷却下来。现在摆在钢铁行业面前的,则是生存问题。

和当年相比,宝钢、武钢也在发生变化。一家是中国钢铁行业的龙头,另一家则因前董事长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加之巨额亏损正处于风口浪尖。

前述钢铁行业资深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从武钢角度上来说,现在合并阻力应该比较小了”。该人士分析,原先合并阻力主要来源于领导层和员工,眼下这两项都处于相对弱化时期。

“原先坚持不合并的邓崎琳已经违纪违法被抓,武钢现任董事长马国强是从宝钢调过去的,和宝钢融合起来相对容易”。该人士同时表示,“员工层面来说,现在武钢处于困境,正在实行减员增效,也希望通过合并帮助度过眼下困难”。

2013年7月,时年50岁的马国强“空降”武钢,由宝钢股份总经理一职调任至武钢集团出任总经理。当时,恰逢国务院国资委推动董事会改革,要求三大钢铁央企之一的武钢集团成立董事会,分设董事长和总经理,将决策权和执行权分开。

马国强到武钢两年之后,也就是2015年6月,接替邓崎琳执掌武钢帅印。彼时,宝钢、武钢合并已经甚嚣尘上,马国强担任一把手一度让外界对于合并事宜预期加深。

但在此番公布启动重组之前,宝钢、武钢对合并传闻均不松口,甚至公开否认。早在去年3月23日,宝钢股份、武钢股份同时发布澄清公告,否认了两家公司合并的传闻。

最近的否认则是在5月20日,武钢股份在和投资者互动时回应称,截至目前,公司控股股东和公司均未得到来自于任何政府部门有关合并传闻的书面或口头信息,均未向任何部门表示过此类意向。但武钢股份承认,“兼并重组”这一思路已被列入了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

核心在于提高改革力度

重组传闻落地,外界将好奇心转移至重组走向。

前述资深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宝钢、武钢能不能利用这个契机在重组后提高改革力度,将决定重组效果好还是坏”。

对重组效率产生质疑,源于中国钢铁行业此前一桩桩不成功的案例。即使拿宝钢、武钢本身来说,宝钢兼并韶钢、八钢,武钢重组鄂钢、柳钢和昆钢,目前效果并不理想。

然而,撇开重组之后的效果,就眼下重组时机而言,前述资深人士认为,“时机并不对”。该人士表示,“目前,宝钢和武钢包袱都很重,两家又都有管理层的调整,还处于一个方向刚刚调整的时期”。该人士认为,两家应先将各自包袱处理好,再进行重组,避免状况更加混乱。

但上述人士同时强调,“也可以借此契机,提高改革力度,或许能让重组显出效果”。

提高改革力度重点在于提高效率。上述人士表示,“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而是快鱼会吃掉慢鱼”。在该人士眼里,央企非创造效益的岗位至少可以减掉50%。另外,还应实行科学决策,采用授权制。该人士举例,“有一家大型钢铁贸易企业,采购一批钢铁产品要上面领导批准,上面批准下来已经两个星期了,钢价已经不是之前那个钢价了”。

另外,对于宝钢、武钢合并后的影响力,上述人士认为,“长江上游和中游的控制力将加强”。硅钢市场可能会形成垄断局面,汽车板则和鞍钢、首钢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当然,重组以后谁说了算也是焦点之一。

冶金行业的央企合并,此前有中国五矿和中冶集团。2015年12月8日,中冶集团正式对外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中冶集团将与中国五矿实施战略重组。中冶集团整体并入中国五矿,成为中国五矿的下属上市公司。继中冶集团放下身段整体并入中国五矿成为其子公司后,中冶集团总经理国文清在今年5月9日也从“一把手”调整为中国五矿“二把手”。 (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 贺梨萍)

————————————————————————————

宝钢、武钢宣布重组:直接合并可能性不大

宝钢股份(600019.SH)、武钢股份(600005.SH)今日双双发布停牌公告,其分别接到控股股东宝钢集团、武钢集团通知称,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2015年3月份,工信部就《钢铁产业调整政策》公开征求意见,提出进一步组织钢铁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兼并重组,到2025年,前十家钢企粗钢产量全国占比不低于60%,形成3到5家在全球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钢铁集团。这成为宝钢和武钢开始“眉来眼去”的开端。据记者了解,此次两家公司的重组整合,其实在去年就已有风声,主要是相关政府部门的推动,不过具体方案还有待两家公司商议。

宝钢股份是我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在国际钢铁市场上属于世界级钢铁联合企业。公司专业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采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主要产品均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而武钢股份则是由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控股的、国内第二大钢铁上市公司。拥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炼铁、炼钢、轧钢等完整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钢材产品共计7大类、500多个品种。主要产品有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等,商品材总生产能力1000万吨,其中80%为市场俏销的各类板材。

据研究机构中心发布的《2015-2020年钢铁企业排名行业市场竞争力调查》显示,宝钢和武钢分别排名第1和第4。根据世界钢铁协会(WSA)最新发布的《世界钢铁统计数据 2016》,宝钢2015年年产粗钢3493.8万吨,武钢2015年粗钢产量2577.6万吨。按照产量计算,两家企业总计达到6000万吨的年粗钢生产能力。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精彩图文
  • 冷轧是指在常温下通过冷拔、冷弯、冷拔将钢板或钢带加工成各种类型的钢材
  • A106是一种用于管线管的材料
  • 石油套管是用来支撑油气井井壁 保证整个油井在钻完井后正常运行的钢管
  • 厚壁无缝钢管开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案
  • 直缝钢管与螺旋钢管的区别
  • 伪劣厚壁无缝钢管的鉴别方法
  • 如何清洁螺旋钢管表面
  • 小口径无缝管的屈服强度
  • ERW与无缝钢管的比较
  • 直缝钢管成型工艺介绍
  • 普通常用无缝钢管标准
  • ASTM A53管线管热处理工艺
  • 结构用无缝钢管用于制造管道、容器、设备、管件和机械结构用无缝钢管
  • 检查厚壁无缝管的质量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