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点评论 >

传戴姆勒与北汽新能源合资在华生产smart

时间:2018-08-07 11:36:00  来源:新浪汽车

传戴姆勒与北汽新能源合资在华生产smart

据消息人士称,戴姆勒公司正计划在中国与当地合作伙伴生产电动智能车,以推动世界各地城市的小型汽车品牌的销售。

上述知情人士称,戴姆勒正在与中国长期合作伙伴北汽集团的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展开商谈,计划组建一家生产smart电动汽车的新合资企业。

对此报道,戴姆勒和北汽均尚未置评。

转型之路

作为smart电气化转型战略的一部分,戴姆勒日前调整了smart的最高管理层。smart品牌全球CEO安妮特·温克勒(Annette Winkler)将于9月30日离任。戴姆勒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凯伦阿特(Karen Adt)将接替安妮特·温克勒,担任Smart品牌全球CEO一职,加快推进品牌电气化转型。

在新浪汽车此前的《奔驰smart品牌的转型之路》一文中曾提及,戴姆勒对smart品牌高层进行重组,是为了使该品牌更好地进入全球豪华汽车市场的最新计划的一部分。

20多年前,作为一种大胆的押注,城市消费者将会购买一辆主要用于停车方便的汽车,戴姆勒开启了smart品牌的征程。1994年,奔驰母公司与瑞士钟表制造商斯沃琪创立了专注于高端微型车市场的smart品牌。

但根据美勒茨银行(Bankhaus Metzler)预计,smart品牌已经累积损失了约40亿欧元(约合46亿美元)。

为了找到新的存在的理由,smart品牌再次重新定位,将自己塑造成为特斯拉电动版的城市用车。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表示,到2020年,smart品牌在欧洲及北美将完全转型为电动车品牌,其它市场也将随后实现转型。

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到2022年实现全部产品线的电动化,显然子品牌smart则是电动化的先锋。奔驰计划未来四年内为其所有车型提供纯电动或混动版,而smart也是第一个从燃油车全面转型为电动车的品牌。在今年日内车展上,奔驰展示了一款纯电动车smart EQ,并计划2020年推向市场。

相比较之下,宝马旗下的MINI品牌也在转向电气化,而且同时正在与长城进行商谈合资建厂,积极开拓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市场。

美勒茨银行分析师约尔根·皮蓬(Juergen Pieper)指出,“smart品牌从未成为过一款爆款产品。”他估计,目前该品牌的年损失在2亿欧元左右。“转型成为全电动车品牌是行得通的。”

扩张之路

尽管smart车型为戴姆勒提供了吸引年轻城市客户的机会,而且在柏林、巴黎和罗马的街道上,这款车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景象,但该品牌一直在努力超越最初于1998年推出的微型双座汽车fortwo。不过,2003年增加跑车车型的努力以及2004年一款不适宜的紧凑型车都失败了。

2014年,smart在德国柏林发布了forfour。这款车是奔驰与雷诺携手合作的成果,以四座车型志在能够以新产品的投放刺激欧洲的小车市场。

实际上,在2004年和2006年之间,戴姆勒曾与日本三菱汽车联手推出过smart forfour车型,但因为销量不佳最终停产。而2014年的“复活”车型也并没有带来持久的需求。

数据显示,2017年,smart全球交付量为13.6万台,同比下滑了6%。戴姆勒没有公布smart的财务细节。

smart对戴姆勒的主要贡献是抵消了像奔驰S级轿车和AMG GT跑车这样的高利润率耗油汽车的碳排放。G级越野车产生的二氧化碳几乎是smart fortwo的三倍。

一直以来,戴姆勒将smart汽车进口到中国。该品牌目前的计划是从2020年开始放弃使用内燃机,转向电动车型。而随着政府采取行动限制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并决心引领电气化趋势。中国已经制定目标,到2025年将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提高9倍至700万辆,其中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因此,戴姆勒和北汽新能源合资生产smart品牌对于戴姆勒来说是一件极其有利的事情,有利于smart迅速扩张市场。同时,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6月份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公司很快就会宣布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中国生产高档电动汽车。(Autom)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