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策法规 >

捷豹路虎:星脉上市 优先保障中国市场

时间:2017-08-28 11:58:00  来源:新华网

捷豹路虎:星脉上市 优先保障中国市场

刚刚开幕的2017年成都国际车展上,捷豹路虎发布了全新中大型豪华SUV星脉的预售价格,按照官方的表述,该车的预售价将从“略低于70万元”到最高“略超过100万元”。这款车的出现捷豹路虎认为是填补了揽胜运动版和极光之间的市场空白。不过,随着车型越来越大,捷豹路虎也将面临国家油耗和新能源“双积分”政策的考验,捷豹路虎在发布会后的媒体沟通会上了初步的应对方案。

星脉填补产品空白优先保障中国市场需求

对于星脉的上市,媒体们给予了广泛的肯定,尤其对新车的设计更是赞不绝口,甚至有媒体给出了“颜值360度无死角”超高评价。

对于这样的舆论反馈,捷豹路虎显然是欣然接受的。捷豹路虎中国和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IMSS)常务副总裁胡俊表示,星脉的产品定位就是高端、时尚、设计的揽胜车型,其核心品质就是高端豪华。而70-100万的售价也反映了星脉的市场定位,“高于揽胜极光,但低于揽胜运动版。”胡俊解释说。

对于新车上市后的销量预期,捷豹路虎中国与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IMSS)总裁魏傅然给出了与令人意外的回答,他说,目前捷豹路虎没有给星脉确定明确的销量目标数字,但是捷豹路虎对星脉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捷豹路虎“会竭力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星脉的购车需求”。

最新发动机国产更灵活应对中国市场需求

在此次成都车展开幕前不久,捷豹路虎全新发动机Ingenium2.0t的国产发动机工厂正式投产,国产时间几乎与英国本土同步,展示了捷豹路虎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重视。

新发动机的国产毫无疑问会降低捷豹路虎国产车型的成本,但该问题涉及到商业机密,胡俊并没有正面回复,而是强调了发动机国产将大幅度提高捷豹路虎对中国消费需求的反应能力,而且胡俊表示,国产的发动机在品质、动力参数等主要评价指标方面,与进口产品完全一致,同时高新技术的应用将提高搭载发动机车型的动力、操控表现,降低油耗。

而对于从此前使用福特的发动机,切换到捷豹路虎自主研发的Ingenium发动机,魏傅然表示捷豹路虎对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不过这款发动机的开发效率较高,才给人一种“突然间”的印象。魏傅然强调,发动机的国产体现了捷豹路虎“从全球生产到在中国生产,再到为中国生产”的战略部署。他同样肯定了新发动机对于产品体验带来的提升作用。

继续拓展认证二手车业务覆盖范围

2016年初,捷豹路虎在中国正式启动了官方认证二手车业务,从时间上看,捷豹路虎是较晚启动这项业务的豪华品牌。

对此,魏傅然称捷豹路虎在世界其他一些国家早已积累了丰富的认证二手车业务经验,他承认捷豹路虎在华的认证二手车业务启动较晚,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尚不成熟。但这一市场发展前景相当诱人,捷豹路虎启动了认证二手车业务,正是为将来的市场发展布局。

魏傅然认为,消费者对4S店更信任,且4S店服务更有保障,这使得经销商承担认证二手车业务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去年启动到现在,有70-80家经销商已经开始涉及认证二手车业务,捷豹路虎希望到今年年底,认证二手车业务覆盖约50%的经销商,即约110家。

积极应对国家“双积分”政策I-PACE只是其中一步

工信部公布的油耗和新能源“双积分”政策是目前汽车行业非常热门的话题,捷豹路虎偏重豪华型SUV和豪华运动轿车的产品特点,导致其面对相对更加严峻的积分压力。

对此,胡俊首先表达了对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认为这项政策展示了政府在新能源推广层面的决心,且这项政策有望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甚至促使中国汽车在新能源上实现“弯道超车”。

胡俊表达了捷豹路虎通过“双积分”考核的决心和信心,并介绍了目前可以公开讨论的部分信息。首先是捷豹路虎全新的Ingenium发动机,这款发动机较此前所使用的福特发动机更优秀,可以降低传统燃油车的油耗。其次,捷豹路虎拥有混合动力(Hybrid)车型,混动车型同样可以显著降低油耗。同时,捷豹路虎在新能源方面也有投入,全新的新能源车型正在开发中,例如今年上海车展亮相的I-PACE概念车,这是一款全新的捷豹品牌纯电动SUV车型,该车型有望在2018年引入中国市场,初期将以进口的形式与消费者见面。

在此次沟通会上,捷豹路虎的两位高管一致肯定了今年1-7月捷豹路虎品牌在华市场表现,27%的同比增长幅度跑赢了豪华车市场平均水平,更大幅领先乘用车市场总体水平。不过两位高管也注意到市场面临的压力,捷豹路虎在产品投放、技术升级、经销商能力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希望在已经开始的下半年市场争夺中,捷豹路虎能够保持上半年的增势,取得良好的年度市场表现。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