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管资讯 >

中国经济平稳表象的背后是困局隐忧

时间:2016-10-21 05:05:09  来源:

中国经济平稳表象的背后是困局隐忧

第三季度GDP在剔除物价变动影响后的实际同比增长,维持了今年前两季度的6.7%,使得被广泛认为的经济减速,似乎一直表现平稳。不过,对公共投资、房地产和借款的依赖等保障经济数据平稳的政策,却恰恰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隐患。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19日自信地表示。

第三季度接近生活实际感受的名义增长率为7.8%,较第二季度有所扩大。这主要是因为低迷的制造业在第三季度的名义增长率由第一季度的1.0%提高到了5.4%。9月批发物价时隔4年零7个月出现上涨等,通货紧缩压力减弱,带动了生产。个人消费也表现坚挺。但这与经济依靠政府政策干预的结果关系很大。

首先是以公共投资为核心的财政出动。国有企业1至9月的投资较上一年同期增长21.1%,基础设施投资也增长19.4%。而民间投资增长只有2.5%。投资明显主要依赖政府。

减税方面也力度很大。从5月开始实施了换算成日元约合8万亿日元规模的企业减税。由于小型车减税将执行到年底,购车需求高涨。汽车市场托起了生产、消费。

尤其在房地产方面,中国经济对其依赖程度还在不断加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房地产对1至9月增长率的贡献度为8%。住宅、办公楼的销售,在同期增长41.3%,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的交易明显过热。

中国社会科学院有专家分析称,上市企业利润和销售额的增加额有一半来源于地产业。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的关志雄认为:“部分住宅价格甚至比日本泡沫期时还要高,很难相信其持久能力”。

家庭和企业也在加大对借款的依赖。1至9月的名义GDP较上年同期增长3.6万亿元,但这段时间内家庭和企业新借款金额达13.4万亿元。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敲响了警钟,但民间部门的债务正以超出GDP增长率的速度不断增加。

今后的焦点是压缩钢铁和煤炭的过剩产能。政府公布称,1至7月钢铁产能减少了2100万吨,煤炭产能减少了9500万吨,而实际上,这些表明削减的产能,只是本已进入休眠状态的钢铁厂和煤矿。而通过债转股等,救济负债累累的钢铁和煤炭企业的尝试已经启动,政府完全没有在整理过剩产能上认真推行有效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聂辉华指出,中国的银行目前仅向2个领域放贷,即房地产和国有企业参与的政府项目。而银行在面向民营企业的贷款上,因存在被指责违反规定和贪污的风险,已经变得束手束脚。但对象是国有企业时,哪怕有出现坏账的风险,只要宣称“支持国有经济发展”即可不了了之。

对国有企业的贷款,也大都流向房地产市场。有17%的中国国有企业被认为属于主业无法维持、持续面临亏损的“僵尸企业”。这一比率远高于民营企业。但是,由于地方当局的照顾,仍能获得贷款的国有企业很多,这些企业因不肯能进行已经库存过剩的生产,正在将资金投向能迅速获得利益的房地产行业。

出于这种情况,住宅市场的热络景象并未反映实际需求,押注房价上涨的投机属性突出。这是危险的局面。此外,扭曲的资金流向还具有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一面。有可能很快侵蚀中国经济,导致基础力量的下滑。

另外,支撑中国经济的出口也表现低迷。9月出口额比上年同月下降10%,连续6个月出现减少。前景的悲观,令中国民间投资的减速日趋突出。虽然2015年同比上年增长10%,但自今年年初开始就表现低迷。即使政府采取各项措施,1至9月与上年同期相比仍仅增长2.1%,增速进一步放缓。货币宽松政策释放的资金也并未流向投资领域。由于民间投资低迷,国家不得不大幅增加公共工程,但投资依赖政府的情况有可能夺走中国经济的活力。

民间投资的下滑还可以从中国的资金去向的“异变”中看到。收益率较低、作为存款渠道本应不受欢迎的普通存款激增,另一方面,收益率较高的定期存款增速却在放缓。

这是由于企业找不到有潜力的投资对象,为了使资金随时能用于偿还贷款、很可能大幅增加了能迅速取出的普通存款。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7月的演讲中指出,我们现在陷入了“企业的流动性陷阱”,即货币量再增加也没有用,利率也不会再下降,投资也不会再增加。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