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管资讯 >

世界钢铁产能过剩状况日益严重

时间:2015-12-31 03:01:08  来源:

世界钢铁产能过剩状况日益严重

进入2015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低迷不振,世界钢铁产能过剩状况日益严重,钢材市场价格随之每况愈下,进而导致全球钢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一批又一批的钢铁生产企业不得不减产、停产,乃至关门、倒闭。11月份,全球钢铁行业减产潮进一步高涨,产能利用率再创年内新低,甚至刷新了2009年5月份以来世界钢铁产能利用率的最低历史纪录。然而,即便如此,世界钢铁市场总体上仍然呈现出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钢材价格继续弱势徘徊。这说明全球钢铁减产程度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压缩产能释放(其中需要从根本上去除一部分剩余的钢铁产能)。那么,当前哪些国家和地区钢铁减产力度较大,谁的减产步伐最慢呢?

国际钢铁协会(worldsteel)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1月全球66个产钢国家和地区的总体粗钢产能利用率为66.9%,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0个百分点,环比10月份下降1.4个百分点,而较今年2月份时的最高点(73.4%)更是大降6.5个百分点。对比今年以来各个月份全球粗钢生产情况,产能利用率总体上逐月下降趋势显而易见。11月份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不仅是今年11个月以来的最低,而且也是自2009年5月份(当月产能利用率为65.8%)以来的连续78个月的最低。这进一步说明了全球钢铁需求下降、供应过剩的局面自今年年初以来,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在进一步加剧。正因此,世界各产钢国家和地区减产力度总体上越来越大,钢铁产能利用率越来越低。

从世界各地区11月份粗钢产量情况来看,亚洲同比减少206万吨,下降2.3%;欧盟(28个国家)同比减少107万吨,下降7.5%;独联体(6个国家)同比减少14万吨,下降1.7个百分点;北美洲同比减少134万吨,下降13.7%;南美洲同比减少19万吨,下降5.1%;其他欧洲国家同比减少18万吨,下降6.2%;非洲同比减少16万吨,下降13.5%;中东地区同比减少36万吨,下降14.7%;大洋洲同比增加9万吨,增长率为24.2%。以上各地区粗钢产量总计1.268亿吨,比2014年同期减少540万吨,同比下降4.1%。

很显然,粗钢减产幅度较大的地区依次是中东、北美洲、非洲和欧盟。其中,北美洲减产力度可谓最大,因为不仅其粗钢产量增长率下降的程度高达将近14个百分点,与中东的增长率差不多,而且其减产的绝对数量高达130多万吨,是中东的3.7倍,相当于该地区最主要产钢国家伊朗(产量占中东地区60%以上)或者北美洲第二大产钢国家墨西哥一个月的粗钢产量,且在全球减产总量中的占比达到四分之一(24.7%),其减产数量与实际产量之比(以下简称“减产比”)高达15.9%,而北美洲当月粗钢产量则不足全球总产量的十分之一(6.6%)。其次是欧盟,粗钢产量增长率降幅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绝对减产约110万吨,减产比为8.1%,在全球减产总量中的占比达到两成(19.7%),而其当月粗钢产量同样不足全球总产量的十分之一(8.2%)。中东以同比大约15%的幅度削减粗钢产量36万余吨,显示出该地区钢材供应严重过剩;而产量大约只有中东地区一半的非洲,虽然钢铁业极不发达,却同样大幅度减产,这意味着发展前景一向为中国钢厂所看好的非洲地区目前对钢铁产能的引进兴趣不大。其他欧洲国家及南美洲粗钢产量的减产幅度也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意味着中国钢材向这些地区输出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只有亚洲、独联体和大洋洲的粗钢产量增长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大洋洲同比不仅没有减产,粗钢产量反而出现了20%以上的大幅度增长。不过,由于该地区产量基数极小,即使如此暴增,其增加量也不到10万吨,对全球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大洋洲粗钢产量合计占全球总产量之比大约只有0.4%以下。独联体粗钢产量增长率较全球增长率高2.4个百分点,减产数量也只有区区10余万吨,这主要因为自2012年以来该地区粗钢产量一直在不断下降,去年同期的基数已经很低,今年继续保持下降势头,但是幅度已经越来越小(去年同期产量下降幅度为3.9%)。不仅如此,而且由于独联体粗钢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的比重不足十分之一(约6.4%),所以其钢铁减产情况对全球钢铁市场的影响实际上微不足道。那么,对于粗钢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的占比接近七成的亚洲来说,其减产力度的大小和减产步伐的快慢将直接决定着全球钢铁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态势。事实上,亚洲粗钢产量同比增长率尚高于全球1.8个百分点,其减产比为2.4%,也明显低于全球4.3%的平均水平。亚洲减产数量仅占全球减产总量的38.2%,与其在全世界的产钢地位不相匹配,在减产行动中表现落后。

纵观今年前11个月全球累计粗钢生产和减产情况,趋势上与11月份大同小异,但具体情况却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亚洲粗钢产量同比减少2250万吨,下降2.2%,减产比为2.2%;欧盟(28个国家)粗钢产量同比减少240万吨,下降1.5%,减产比为1.5%;独联体(6个国家)粗钢产量同比减少440万吨,下降4.5%,减产比为4.7%;北美洲粗钢产量同比减少890万吨,下降8.0%,减产比为8.7%;南美洲粗钢产量同比减少98万吨,下降2.3%,减产比为2.4%;其他欧洲国家粗钢产量同比减少220万吨,下降6.6%,减产比为7.1%;非洲粗钢产量同比减少26万吨,下降2.0个百分点,减产比为2.1%;中东地区粗钢产量同比减少43万吨,下降1.7%,减产比为1.7%;大洋洲粗钢产量同比增加32万吨,增长6.3%。以上各地区粗钢产量总计为14.714亿吨,比2014年同期减少4170万吨,同比下降2.8%,减产比为2.8%。可以看出,北美洲粗钢减产力度最大,减产比最高;亚洲减产量最多,但减产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独联体及其他欧洲国家减产比明显高出全球平均水平;欧盟、中东及非洲的减产比都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也低于亚洲;仅大洋洲粗钢产量逆势增长,但由于基数过小,其对全球钢铁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

从世界各产钢国家情况来看,11月份粗钢产量较大的主要产钢国家依次是中国、日本、印度、美国、韩国、俄罗斯、德国、土耳其、巴西、乌克兰和意大利等。其中,中国粗钢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03万吨,同比下降1.6%,减产比为1.6%;中国粗钢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的比重为49.9%,比去年同期高出1.2个百分点。日本粗钢产量同比减少43万吨,下降4.7%,减产比为4.9%;印度粗钢产量同比减少大约2万吨,微降0.2个百分点,减产比也大约为0.2%;美国粗钢产量同比减少113万吨,下降15.6%,减产比为18.5%;韩国粗钢产量同比减少大约3万吨,下降0.5个百分点,减产比大约为0.5%;俄罗斯粗钢产量同比减少18万吨,下降3.1%,减产比为3.2%;德国粗钢产量同比减少11万吨,下降3.1%,减产比为3.2%;土耳其粗钢产量同比减少20万吨,下降7.2%,减产比为7.7%;巴西粗钢产量同比减少12万吨,下降4.4%,减产比为4.6%;乌克兰粗钢产量同比增加6万吨,增长3.1%;意大利粗钢产量同比增长,增加量不足1万吨,增长率为0.4%;英国粗钢产量同比减少32万吨,下降32.6%,减产比高达48.4%,可谓产量暴降。

今年前11个月,世界“10大产钢国”分别是中国、日本、印度、美国、俄罗斯、韩国、德国、巴西、土耳其和乌克兰。其中,中国累计粗钢产量同比减少1661万吨,下降2.2%,减产比为2.2%;中国粗钢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的比重依然是50.2%,同比微升0.3个百分点。日本累计产量同比减少510万吨,下降5.0%,减产比为5.3%;印度累计产量同比增加227万吨,增长2.8%;美国累计产量同比减少783万吨,下降9.7%,减产比为10.7%;俄罗斯累计产量同比减少15万吨,下降0.2%,减产比也为0.2%;韩国累计产量同比减少193万吨,下降2.9%,减产比为3.0%;德国累计产量未出现减少,同比基本持平;巴西累计产量同比减少58万吨,下降1.9%,减产比为1.9%;土耳其累计产量同比减少251万吨,下降8.0%,减产比为8.7%;乌克兰累计产量同比减少423万吨,下降16.8%,减产比为20.1%;意大利累计产量同比减少174万吨,下降7.8%,减产比为8.5%。

值得一提的是,11月份全球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幅度较中国产量下降幅度大2.5个百分点,减产比较中国高2.7个百分点;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余国家或地区粗钢产量合计6350万吨,比2014年同期减少440万吨,同比下降6.4%,较中国产量降幅高出4.8个百分点,减产比为6.9%,较中国高5.3个百分点。同样,前11个月全球累计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幅度较中国累计产量下降幅度大0.6个百分点,减产比也较中国高0.6个百分点;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余国家或地区累计粗钢产量合计7.330亿吨,比2014年同期减少2510万吨,同比下降3.3%,较中国累计产量降幅高出1.1个百分点,减产比为3.4%,较中国高1.2个百分点。在世界经济形势尚未好转、市场需求低迷不振、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环境下,主要钢铁生产国家、尤其是主要钢材出口国家,压缩产能、削减产量才是明智之举。放眼全球,当前钢铁减产谁的力度最小、谁的步伐最慢,透过本文大家应该大致心中有数了吧。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