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能环保 >

绿色债券将开通“绿色通道” 节能环保产业受益良多

时间:2016-03-16 17:17: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绿色债券将开通“绿色通道” 节能环保产业受益良多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下简称“上交所”)日前表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作为牵头制定国际绿色债券准则的组织——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的会员,上交所将借鉴国际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在近期发布绿色债券相关规则,为绿色债券提供“绿色通道”等更多政策支持,并在时机成熟时发布绿色债券指数,建立绿色债券板块。

所谓绿色债券,就是将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项目的债券。自2008年世界银行发行第一只绿色债券以来,国际绿色债券市场蓬勃发展。2015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总额近300亿美元。据安永估计,2016年发行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

数据显示,2015年在上交所完成发行上市的支持绿色环保行业的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共24单,融资总额约250亿元人民币,募集资金直接投向工业节能、生物质资源回收利用、分布式能源、水力发电、林业开发等国家政策支持的绿色行业。

有业内分析人士13日表示,“上交所力推绿色债券不仅是推进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的有益尝试,也为环保领域相关绿色发行人融资提供了新模式的示范与经验。”他认为,中国绿色债券标准体系正加速构建与完善,“随着央行、发改委相关政策的出台及落地,证监会势必也会研究关于绿色公司债的相关办法。其中,非金融企业绿色融资工具和绿色公司债可能率先试点,未来包括绿色熊猫债、绿色政府债等新品种有望面世。”

绿色债券是指为了支持环境保护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项目而发行的融资债券。就全球市场而言,近年来国际绿色债券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已从2010年的18亿美元发展到2015年的300余亿美元。发行人此前以国际金融机构和开发金融为主,而今企业正越来越展现出巨大潜力。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估测,中国绿色产业的年投资资金需求在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而财政资源只能满足10%至15%的绿色投资需求。这意味着,我国的绿色企业融资仍有1.7万亿至1.8万亿元的资金缺口。

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总经理方智勇也表示,“据估算,未来五年每年将催生300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债券融资规模,市场潜力巨大。”

《“十三五”规划建议》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这是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世界潮流。上交所是国内最早响应这一潮流,开始参与培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市场机构之一。据相关人士介绍,上交所是国内绿色金融研究权威机构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首届常务理事单位之一,深入参与了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奠基工作;同时,上交所系牵头制定国际认可度最高的绿色债券准则的组织——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的会员,并将在近期成为ICMA绿色债券准则观察员,积极参与国际绿色债券准则的制定。

在实践方面,上交所持续为绿色产业提供支持。2015年,在上交所上市挂牌的支持绿色环保行业的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共计24只,总额约250亿元,募集资金直接投向工业节能、生物质资源回收利用、分布式能源、水力发电、林业开发等国家政策支持的绿色行业。这些债券在上交所的成功发行,不仅是推进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的有益尝试,也为环保领域相关绿色发行人融资提供了新模式的示范与经验。

例如,成功发行3年期5亿元公司债券的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其董事长于2015年12月9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代表中国三千多家节能环保企业,在“中国碳市场建设路径”和“绿色金融”两大主题边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向世界展示中国企业在破解全球减碳行动固有难题上的“中国经验”。神雾集团展示了五项颠覆性创新节能技术,对劣质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进行资源化高效利用,为传统的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

此外,2015年,上交所还迎来了国内首单央企环保领域资产证券化产品——“嘉实节能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资产支持证券”。该专项计划的基础资产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下属公司经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而享有的特定期间内实现的电力销售收入及所对应的收益权,募集规模6.5亿元,计划存续期4.5年,优先级证券获得AAA评级,发行利率区间在4.26%-5.07%,低于同期限银行信贷标准8bp-89bp。

上交所表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上交所还将在近期发布相关规则,规范绿色债券发行,为绿色债券提供“绿色通道”等更多政策支持,并在时机成熟时发布绿色债券指数,建立绿色债券板块,切实引导交易所债券市场支持绿色产业。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