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动态 >

氢钢被誉为下一件大事 这就是炒作的全部内容

时间:2021-11-11 18:51:21  来源:

每吨产品,钢铁排放的碳比尿布少。然而,由于其惊人的生产规模,钢铁约占世界碳排放量的 8%,并被指责为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主要污染源。

韩国钢铁制造商浦项制铁去年是该国最大的碳排放国。它排放的碳超过应有的水平,甚至因未能达到上限而产生了价值 786 亿韩元(6640 万美元)的债务。

意识到存在生存危机,该公司承诺投资 40 万亿韩元,以彻底改造其以煤炭为基础的整个基础设施,并在 2050 年之前转向氢基绿色钢铁。

在接受《韩国先驱报》采访时,浦项制铁氢业务负责人 Cho Ju-ik 强调了转型的必要性,但承认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

“几个世纪以来,钢铁制造商都使用高炉。这种方法需要煤炭,碳排放是不可避免的。对钢铁制造商来说,碳中和意味着完全过渡到一种全新的不同生产方法,那些坚持传统方式而跟不上趋势的人将成为过去,”赵说。

目前,世界上 70% 的钢铁是由高炉生产的。在熔炉底部燃烧煤以提高温度并产生一氧化碳。当一氧化碳与铁矿石相遇时,氧气被剥离并生成金属铁。

这种煤炭驱动的过程是碳密集型的。这个想法是用氢气代替一氧化碳,氢气也可以与铁矿石反应并带走氧气,产生水作为副产品而不是碳。

该技术尚不成熟,氢气目前还不能以1:1的比例替代一氧化碳。经过 15 年的研发,浦项制铁现在可以混合 25% 的氢气和 75% 的一氧化碳。该公司预计,全面推进该技术并用氢气完全取代一氧化碳需要 30 年时间。

Cho 解释说,即使这项技术在 30 年后准备就绪,商业化也是另一回事。

“氢基钢以氢为原料,而不是煤炭,因此氢的价格是关键因素。然而,氢是一种新能源,因此很难预测未来的成本是多少,”这位高管表示。

氢基钢要清洁,氢本身也必须清洁。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称,清洁氢的价格必须低于每公斤 1.50 美元,否则钢铁制造商在生产氢基钢时甚至无法收支平衡。

问题是,韩国生产清洁氢的自然条件不利,必须从国外进口。与欧洲竞争对手相比,由于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在当地采购清洁氢,浦项制铁可能会发现自己在价格竞争力方面处于劣势。

“在韩国,可再生能源价格昂贵,所以清洁氢的价格也很贵。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从海外采购(清洁)氢气。这可能会削弱韩国钢铁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他说。

浦项制铁官员预计绿色氢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这种无形的气体是绿色的,它是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而产生的,因此不会排放任何碳。没有绿色氢,氢基钢就不可能变得真正干净。

当浦项制铁的氢基炼钢技术在 2050 年全面商业化时,该公司将需要 370 万吨绿色氢。为了以低廉的价格确保绿色氢的稳定供应,浦项制铁计划在太阳能和风能充足的海外建立生产基地。

“浦项制铁将在澳大利亚、印度、中东和东南亚设立(绿色氢)生产基地。(绿色)氢气将以液氨的形式进口,浦项制铁将在庆尚北道浦项和全罗南道光阳设立终端。此外,我们正在审查东部和西部海岸的其他终端,以向其他行业供应(绿色)氢气,”Cho 说。

尽管浦项制铁已全面过渡到氢基钢,但该战略面临着一个关键的权衡——质量控制。

从高炉生产的钢几乎不含杂质,因此适用于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氢基钢虽然环保,但含有更多杂质,因此可能不适用于高价值产品。

浦项制铁将如何弥补氢基炼钢的缺点还有待观察。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精彩图文
  • 氢钢被誉为下一件大事 这就是炒作的全部内容
  • 拓拓与博思格共同探索低碳炼钢途径
  • BIR:废钢在炼钢中的份额将增加
  • 材料加工研究所欢迎专责委员会对氢和电炼钢的支持
  • 力拓与博思格签署谅解备忘录 探索低碳炼钢
  • 绿色氢——炼钢银弹还是红鲱鱼
  • 淡水河谷和浦项制铁在绿色钢铁制造方面进行合作
  • 巨大机遇以增加废钢生产混合料的份额
  • 为绿色革命重塑炼钢
  • 美国的炼钢业可能会陷入停滞
  • 韩国政府需要帮助企业获得氢还原钢铁技术
  • 波罗的海指数上涨 因为大型船舶的运价提高
  • 必和必拓的煤炭交易凸显了气候技术领域的分歧
  • 从煤炭行业的顶端 皮博迪和阿奇拥抱不同的方向

    Copyright © 全球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