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动态 >

跨国车企抢占上海CES:自主品牌为何集体缺席?

时间:2016-05-17 11:57:00  来源:汽车

跨国车企抢占上海CES:自主品牌为何集体缺席?

车企参加CESAsia主要展示的是互联技术和智能科技,但参观者更关心的是,这些概念车搭载的炫酷技术何时可以量产。

5月11日,亚洲消费电子展(CESAisa)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汽车互联和自动驾驶技术依然在唱“主角”。百岁之后的奔驰和宝马更视中国为战略要地,在本次亚洲CES中大秀科技肌肉,展出未来概念车和先进的智能互联技术。

如果需要一个量化指标来形容自动驾驶到底有多火,或许可以用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的一句玩笑话来表达:去年博世的传感器销量翻了一番。

自动驾驶量产在路上

“自动化、互联,是承载未来的技术,所以更多车企更愿意为未来科技下赌注,而不是继续深耕传统的发动机技术,现在车企往往会在智能化、互联化、电动化这三方面做文章。”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5月16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

车企参加CESAsia主要展示的是互联技术和智能科技,但参观者更关心的是,这些概念车搭载的炫酷技术何时可以量产。

奔驰斥巨资打造的IAA概念车,尽管搭载了“Car2X智能云端交互系统”,可以预防交通事故,也可以使汽车在看不到的障碍的情况下提前检测,但遗憾的是,这款车没有量产计划。

相比之下,奔驰的“友商”宝马更乐意在此次展会上兜售自己个性的出行方案,一块出行魔镜的展示,仿佛在向世人证明,自己已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制造商,下一个百年,宝马希望将汽车产业的整体价值链都放入自己手中。

“未来汽车结构简单、售后服务减少、汽车后续服务的利润减少,智能汽车更加发达,汽车碰撞减少,汽车长命百岁的可能性都会存在。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车厂被迫开拓价值链,让用户产生依赖。”钟师说。

其实,同在N3展馆,沃尔沃集团就展出了代表当下最高自动驾驶技术的S90,全系标配PilotAssistⅡ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它可以在时速130公里的情况下实现自主识别道路标线,通过雷达、传感器的精确分析运算,自动执行提速、减速、转向等动作,完成自动驾驶。而自动刹停功能目前已被多家车企应用。

“自动驾驶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需要加载的装置越多。自动驾驶技术普不普及是根据不同车型来定。车企可以以XC90和S90为标尺,高端车型一定会应用更多技术,然后这些技术再慢慢向中高端、中端下沉。”钟师说。

钟师认为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已经在路上,无需再过五年到十年的时间,近两年内该技术就会形成一种风潮。至于更高级的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甚至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即实现无人驾驶,在任何国家,似乎都不具备实用性。

“自动驾驶的技术应用瓶颈在于法律。完全自动驾驶技术很好实现,甚至一年会比一年更完善。只是政府在观望,将来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后会带来更多正面效益还是负效应。现阶段,政府的诉求不高,主要关注自动驾驶的应用范围。”钟师说。

自主车企缘何缺席?

今年的CESAsia除了奔驰、宝马、沃尔沃和雪佛兰四大跨国车企参展外,自主车企无一亮相。对比北京车展期间,喧闹的智能技术展示,在真正的科技展上,自主车企没了声音。

“拿不出核心技术,自然羞于参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当前几乎所有自主车企都没有掌握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自动驾驶车辆也多是与德尔福、博世等知名供应商合作,这是自主车企没有参加CESAsia的真正原因。

当前,我国自主车企的主要精力用于开拓10万元左右的细分车市,自动驾驶技术需要成本叠加,10万元以内的车型目前无法考虑加载更多技术。

“自主品牌需要先补课再追赶。当自主品牌在中低端产品上掌握绝对话语权后,在慢慢向上延伸。但是因为自动驾驶属于高成本叠加的技术,供应商价格也在万元之上,主打低端的自主品牌现在还玩不了自动驾驶的游戏。”业内人士说。

所以,自动驾驶技术就像当初ABS制动防抱死系统的推广一样,先在高档车中普及,慢慢延伸到中低端车型中。“自动驾驶救不了自主品牌。未来,自主品牌即使要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最好也是与国际供应商合作直接采用一体化的技术解决方案。”该业内人士说。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