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能环保 >

工信部下发方案 目标锁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

时间:2015-06-16 17:38:00  来源:中国能源报

工信部下发方案 目标锁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

继工信部下发《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之后,工信部再推一揽子措施,力促区域环境质量改善。3月4日,工信部印发《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京津冀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被确定为重点任务。《方案》给出了2015年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到2015年年底,减少煤炭消耗400万吨以上,并建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机制,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尾矿、冶炼渣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约6000万吨/年。

降耗目标确定

近两年来,我国多地频发大范围雾霾天气,造成空气质量严重污染,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在诸多导致雾霾天气污染源中,燃煤是一个很主要的来源。目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约占66%,煤炭消费总量约37亿吨,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50%左右,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全国烟粉尘排放的70%,二氧化硫排放的85%,氮氧化物排放的67%都源于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燃烧。

《方案》的出台,旨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根据《方案》,到2015年底,减少煤炭消耗400万吨以上。指导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等重点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预计全年削减二氧化硫7万吨、氮氧化物6万吨、工业烟(粉)尘4万吨、挥发性有机物2万吨。

作为启动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一揽子措施之一,工信部已经印发《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指导煤炭消耗大的城市,结合本地产业实际,围绕焦化、煤化工、工业炉窑和工业锅炉等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加大地方政府组织协调力度,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并推出21项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参考技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重点行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计划、煤化工行业产品优化升级项目计划、区域产业衔接融合项目计划等,确保实现实施方案目标。

同时,将推动辖区内相关企业实施工业用煤技术改造和节能技术改造,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高能效的锅炉生产企业和节能服务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业融合,综合提升区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实现控煤、减煤,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煤炭清洁利用提速

《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重点锁定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信部相关人士以煤化工为例向记者介绍,目前,我国已成功开发出以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甲烷、煤制乙二醇等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先进工艺技术,并进行了工程示范。但仍存在较大问题,当前面临结构不合理,煤炭综合利用效率较低,部分产品存在产能过剩现象,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提出坚持因地制宜、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本地区煤炭资源禀赋和利用水平,因地制宜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出推动煤化工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和促进区域产业衔接融合的重点任务。构建区域内能源梯级利用、优势互补、产业共生耦合的发展模式, 综合提升区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整体水平。

而对于合成氨、甲醇、电石等传统煤化工领域,目前存在装备技术水平偏低,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严重等问题,《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的重点任务,通过加强对能耗高、污染重的工艺装备技术改造,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节能减排潜力大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从源头减少煤炭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以期达到或优于国家相关节能环保要求。

开出治霾“新药方”

目前,京津冀雾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方案》提出区域内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工信部特别提出加强对重点区域工业清洁生产工作的指导。

《方案》提出,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京津冀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路,推进尾矿、废石、粉煤灰、废旧电子电器等资源跨区域协同利用,加强产业对接,探索大宗工业固废及资源化产品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完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

工信部将在二季度研究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启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指导地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促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业和生态一体化发展。有数据显示,目前京津冀地区开山炸石生产建筑用砂石料所产生的潜在PM2.5形成物,约相当于640万辆机动车的总排放量,超过北京市全部机动车的排放总量。根据介绍,京津冀地区每年建筑用砂石料的总消耗量约6亿吨,大部分是由开山炸石来取得。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应该通过科技创新,一方面要减少开山炸石及其带来的严重污染,另一方面,将庞大的“尾矿和废石山”利用起来,实现从源头上减排PM2.5。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曾表示,工业大宗固体废弃物是个大问题,希望通过产学研的优势,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与相关部门积极筹划,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在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解决行业难题,推进科技发展。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