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能环保 >

动力电池市场:盘点2016,展望2017

时间:2017-01-04 17:32:00  来源:搜狐新闻

动力电池市场:盘点2016,展望2017

近几年来,大量社会资本的涌入,使得动力电池行业企业数量爆发式增长,但是大多数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缺乏研发基础和保障一致性的生产工艺,中国动力电池产“散乱差”的局面如不加以规范,极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价格竞争。


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已经达到了227家,是2014年年初的两倍,系统集成企业有315家。规模庞大的企业数量并不是行业良性健康发展的特征。

前不久,工信部印发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这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尤其是对上游的动力电池企业来说是一枚重磅炸弹。新版规范条件相较于2015年3月发布的《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而言,要求更为严格,无论从企业基础、生产条件、技术能力、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还是售后服务能力等方面均提出了要求,整体提高了动力电池行业的门槛。

政策正在严抓实施:新版规范条件要求更加确切、具体。在动力电池定义上,剔除对生产环节对环境易造成污染的铅酸电池;在生产条件上,新增关于监控和一致性的两项要求;技术能力方面,强调设备和研发能力等等。另外,新版意见稿还设有九大条目,比旧版多了两条,其一是规范管理,另一条是附则,这两条一出,落实的强制要求和要考核的技术指标就确定了。

尽管政策严抓,要求也更严格,但是企业也不必过于担忧。首先,本次规范条件实施具体时间未定,虽然限定在2017年,但在年末的可能性较大;另外,新版意见稿还有“规范条件会根据行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修订”的情况。除此之外,新版动力电池规范条件,暂时未与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挂钩。给了动力电池企业缓冲期。至于未来会不会挂钩,主要还得看2017年政策执行的效果。

国家制定如此严格的规范条件,主要还是希望通过强有力的行业标准去倒逼动力电池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和兼并重组,建立本土龙头企业与外资企业抗衡,打破关键技术被外资垄断、自主品牌沦为代工厂的格局。

总体而言,2016年是汽车行业政策的大年;到了2018年,车企将会迎来第一轮考核。而对于即将到来的2017年,势必要起到承上启下缓冲的作用,电池厂家们能不能在2018年提交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就看2017年政策执行的力度以及市场的接受度了。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