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能环保 >

泛在电力物联网来袭 发电想摆脱什么?要做什么?

时间:2020-01-03 16:27:00  来源:享能汇

泛在电力物联网来袭 发电想摆脱什么?要做什么?

长期以来,电力的垄断,相当大的成份是由于电的物理特性决定的,是天生的。2002年的一次电改,完成了电网集团与发电集团的人、财、物分离,为电力体制改革打下了一个基础。从法律上,电网集团与发电集团是平等的。



但是电改后,电网集团仍管制着发电集团的进入电力市场的入口,政府对发电集团的很多管理还要依托电网集团提供数据支持,谁更强大,不言而喻。


新一轮电改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推进“三型两网”战略。泛在电力物联网大潮全面来袭。


那么随着能源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电网公司转变为公用事业类公司,还原电能作为商品的特质,必然要放松对发电企业的管制。


那么发电企业最想摆脱的电网管制都有哪些呢?


1. 各厂机组负荷调度指令下达,由机组调度负荷指令至机改为调度负荷指令至厂,受电网结构造成不能调度至厂的,也应调度至单元。调度指令下达到各机组的做法,是网源一体的管理模式,发电厂只是电网的子车间,各台机组是各条流水线。调度指令至厂,可发挥各厂内部调整优化机组方式潜力,降低发电公司总的生产成本。


2. 变调度机组发电出力改为调度机组的供电出力。供电出力才对电网有价值,发电出力要扣除厂用电能、主变损耗,将推动各发电企业对加大内部能源管理的投资和改造。


3. 公开电网的运行实时数据。电网公司的公用性,必须建立在运行规律、运行数据的公用性、公开性基础上。电网“三公”运行数据公开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加密技术的进步,从技术上、安全性上已不是问题,所欠缺的是电力体制改革顶层设计者的推动。现仅有限度公布统计数据,实际上不能真实全面反映电网运行的规律。信息技术的进步,可推动社会权力使用具备的更广泛的民意基础,也应该成为电力市场管理、电力公开运行的的重要工具。


4. 发电收购价格执行分时电价,发电厂售电价格的随峰、谷、平时段变化,(也就是现货电价的概念。)从技术上,各厂上网电能分时计费均能完成。从应用上,电网对大用户已采用分时电价收费了。电能的使用,受人的生活习惯,白天高、夜晚低,造成了电能在高峰时段供应相对稀缺,而低谷时段相对过剩。随着风电的大量接入,风电的运行的反调峰性,拉大了电网运行的峰、谷差,电能的时段效用差别越来越大。


发电企业的运行成本,在不同负荷段也有较大差异。目前的辅助服务政策,要求发电企业提供近乎无偿的顶峰和调谷能力,却得不到相应补偿,这对发电企业欠公平。打个简单的比喻,发电厂的电卖给电网是按整猪的价格给的,电网集团对其进行分割后出售,精华部分卖高价,却不与发电企业进行分成。通过价格机制,可推动发电企业提高对电网调节支持的能力,也符合市场等价交换规律。


按照国家的规划,即使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水电、核电,常规火电机组在电力供应体系中的地位仍很重要。要适应电改的变化,担当起电力系统“压仓石”的作用,常规火电企业要进行哪些工作呢?


1. 提高现役发电厂的主、辅机运行效率。随着国家控制燃煤总量政策的实施,发电集团的扩张由原来的单纯长个子、增体重的扩建,扩大装机规模来增加利润,更多地转变为强健体魄,提高设备的效率来增加利润。主机设备的效率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辅机设备由于统一模块化程度低,各厂差别较大,节能潜力相对更大。


2. 提高现役发电厂的生产线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企业的利润挖掘来源于细节,数据处理、数据挖掘理论的深化应用,可以更清晰发现生产流水线存在的浪费,提高运行效率。能源互联网的本质是智慧电网,智慧电网需要且只能容纳智慧的电源。要完成这一转变,需要系统性地提高在运设备重要测点、变送器的精度。


3. 提高现役机组的负荷调整能力。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接入,高压输电线路大范围的电能输送,均需要常规发电企业提供快速负荷调整能力,应对电网潮流的大范围改变。要提高机组变负荷工况下的经济性,降低低负荷运行的成本。


4. 适度介入储能市场。电厂就处在电能生产的最前端,具有天然从事电能储存的优势。储能市场的开拓,配合电网调度负荷指令由发电侧改为供电侧指令,将给予发电企业更大的自主权,也可通过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提高机组运行在经济负荷段,在高峰时段增加对电网的电能供应,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5. 适度介入节能管理市场。电厂既是产能大户,也是用能大户,对能源特性相对熟悉。技术储备、人员储备相对丰富的老厂,可以适度介入,发挥节能优势。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