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能环保 >

区块链和泛在电力物联网 两大“网红”“神同步”背后有何驱动力

时间:2019-11-18 08:58:00  来源:电网头条

区块链和泛在电力物联网 两大“网红”“神同步”背后有何驱动力

半月前,国家最高层指出,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创新重要突破口。一时间,沉寂已久的区块链技术站上风口浪尖,成为“最强网红”。一方面,股票连续涨停,资本圈沸腾不止;另一方面,各行各业迅速开始或推进区块链布局。可以预见,国家层面的重视,将给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带来巨大机遇。


股票圈的朋友们一定都还记得,今年年初,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新时代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横空出世的泛在电力物联网,让几十只股票涨停,也同样在各行业圈激起不小的水花。


“神同步”背后有何驱动力


让人惊讶的是,这一年来,国网在不断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同时,其实早已悄然开始了区块链的布局。来看这条时间轴:


3月28日,工信部区块链重点实验室电力应用实验基地在国网电商公司挂牌;5月15日,面向电力“互联网+”业务的可信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入选工信部试点示范;8月22日,央企首家区块链专业公司——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9月18日,“面向电力‘互联网+’业务的可信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10月18日,国网电商公司通过国家网信办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


如此“神同步”的背后,驱动力是什么?


“底层基础”与“顶层设计”


电,已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对大家来说,电的外在表现可能只是点亮房间里的灯或是用电饭锅煮熟米饭。其实,当你按下开关的那一刻,你指尖下的就是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人造系统。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要以电网为枢纽,发挥平台和共享作用,实现泛在物联。


而当前区块链与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有一一对应的特性。浙江电科院区块链首席科学家颜拥介绍:“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群体协作、对等通信、去中心化、底层平台、公开透明等特点,恰与能源互联网的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等相呼应。”


这种一一对应的硬核之处,关键在于能解决实际问题。区块链技术具有的分布式存储、防篡改、可追溯、多节点共享的技术特点,可有效打通电力信息壁垒,实现电力数据价值,可以作为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底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


它能够提供坚实的信任基础,降低全社会信任成本,开创良好的网络安全信任环境,提升协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可以有效解决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数据融通、网络安全、多主体协同等问题。搭建好底层基础才能给顶层设计留足发挥空间。


区块链贯穿电网多个环节


据国网区块链公司负责人王栋介绍,电力行业是应用信息技术较早的行业,电力系统的规划设 计、基建、发电、输电、供电等各业务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可实现全息感知、泛在互联的技术。可以说,有信息数据的地方就有区块链的用武之地。


举个例子。需求侧响应是在用电高峰或者低谷期,通过经济激励让用电客户少用电或者多用电,来实现电网的发用电平衡。运用区块链技术,将实时负荷数据上链,并且提供给电网企业、能源局、用户等相关利益方,能够确保不同主体的数据一致性,用户可在网站查询相关数据,并能对上链数据进行校验。运用区块链技术,能消除用户对响应数据的质疑,电网企业能够“自证清白”,能源局有了更好的监管方式,可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率。


具体到用户侧,区块链在隐私保护和数据共享等方面的优势可以为用电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和实惠。例如,家电企业拥有家电的各项运行和控制数据,有实现家电节能减排的技术实力,电网拥有居民家庭用电的数据,同时有着能耗节省、负荷降低的需求。基于区块链技术,可以把两者的优势和需求充分的融合起来。家电企业和电网可以在保障各自的数据权益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家用电器各项数据的可信共享。基于更完备的数据,一方面可进一步推动家电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提升客户体验;另一方面,家电可以及时响应用电负荷需求,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客户也可以从电网获得一定的节能补贴等实惠。


在这个场景中,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互信机制,较好解决了客户隐私保护、家电厂家和电网数据互信共享的难题,可以说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三方都能各取所需、互利共赢。


总之,在底层基础方面,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万物互联与区块链点对点的共识机制恰好吻合,能够帮助复杂的电网平台打破数据壁垒的同时保障信息安全。在顶层的应用和设计方面,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都有产生优质区块链落地项目的可能。可以说,这两大“网红”是一对绝佳的CP。


日前,国家电网公司公开发布《泛在电力物联网白皮书2019》,基于区块链的新型能源业务模式研究是57项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任务之一。有人预测:泛在电力物联网与区块链的结合,或将引爆第四次科技革命。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