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能环保 >

评论:海绵城市建设不妨学习农民的智慧

时间:2016-08-10 16:09:00  来源:经济网

评论:海绵城市建设不妨学习农民的智慧

每到夏天的雨季,一些城市就会上演“城市看海”的景象,如何防止城市内涝,成为很多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海绵城市”的概念在住建部2014年10月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被描述为:“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其中“弹性”和“利用”两个关键词值得关注:“弹性”更多体现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利用”则是不让水白白的流掉,而是“蓄存”之后再发生作用。这正是“海绵城市”的精髓所在。

如何掌握“弹性”和“利用”这两个关键词?中国农民的智慧值得学习。在中国传统农业中,留下了关于水资源管理和旱涝灾害防治的珍贵遗产,尤其是中国农民造田、灌溉、施肥、栽植以及旱涝灾害防治的技术与艺术,值得当代中国在建设海绵城市时高度重视。例如,农民以自己的生存智慧,通过简单的填-挖技术,营造其桑基鱼塘、台田、圩田等各种与水相适应的景观,使得本来不适宜耕种和居住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变成丰产而美丽的田园;通过陂塘和梯田,使得旱涝不测的山谷和陡峻的山坡,变得旱涝保收,且美丽无限。

反观当前的城市建设,很多时候往往是为了挖湖而运出土方,或为了堆山而运入土方的浪费工程,而不像农民那样去填挖方、造地形;往往是离不开喷灌技术和排涝管道,而不懂得如何利用自然的降雨来滋润土地和植被。尤其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或是以为靠埋排水管道就可以解决内涝,或是以为疏通和改造几段下水道就万事大吉,甚至以为“海绵城市”就是多挖若干人工湖、多种些草坪绿植蓄水……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海绵城市建设不妨多学习农民的智慧。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很早就呼吁“向农民学习”,学习农民在造田、灌溉、施肥、甚至作物轮作的技术与艺术。在近日出版、由俞孔坚等著的《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俞孔坚指出,从汉代就总结出来的四亩田一亩塘的经验,以及早在秦代就广泛运用的低堰和鱼嘴分水技术、陂塘技术、无论是官方的大型水利工程如都江堰或是无数的民间小型水利工程,遍中国大地无处不存在丰富的“海绵田园”,它们为当代海绵城市建设和海绵国土建设带来宝贵的智慧和无限的启迪,常常令当代的设计师们无地自容。

在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向农民学习的案例有很多。例如,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通过挖填方的平衡技术,创造出一系列深浅不一的水坑和高低不一的土丘,将公园转化为城市雨洪公园。例如上海后滩公园将黄浦江的富营养“污水”作为湿地植物和梯田作物的肥料来源,不仅净化了河水,也免去了人工施肥,一举而多得。例如广州天河智慧城里的大观湿地公园,结合地势因地制宜开挖出连串湿地泡为海绵蓄水体中心,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综合措施,使得公园在暴雨到来之时能够从容应对。

从“四水归明堂,财水不外流”的四合院和天井的雨水收集智慧,到古老的“水”字所表达的河流及其两岸湖泊湿地系统的认识,再到水中有城、城中有水的城水交融的景观格局,中国古代的海绵城市智慧,作为生存的艺术,可以给当代海绵城市建设以丰富的智慧营养。我们需要向为生存而发明城市和乡村建造智慧的古代建设者学习,通过地形设计和水系梳理,懂得在水中央造城,在城中央造水,以适应洪涝灾害,真正将我们的城市打造成有“弹性”、可“利用”的海绵。这既是回归,更是创新。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