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能环保 >

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描绘世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新蓝图

时间:2016-03-31 10:21:00  来源:国际在线

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描绘世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新蓝图

以“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为主题的2016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在大会主旨演讲时表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刘振亚指出,能源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互联电网,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电力需求,描绘了世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蓝图,为应对气候变化开辟了新道路,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誉和积极响应。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是世界范围内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首次盛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刘振亚介绍,全球能源互联网就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是永续供应、绿色低碳、经济高效、开放共享的能源系统。智能电网是基础,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清洁能源是根本。刘振亚指出,电气化是能源消费革命的基本方向。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能够提高社会综合能效,降低成本,增加产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将有力推动能源消费电气化进程,预计到2050年,电能占全球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超过50%。据了解,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总体可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从现在到2020年,重点加快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建设;到2030年,重点推动洲内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到2050年,重点开发“一极一道”能源基地和推动电网跨洲互联,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在大会致辞时表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联合国将积极组织有关各方,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吴红波指出,本次大会在世界范围传播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吴红波表示,为实现联合国提出的“确保人人享有、能够负担得起、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发展目标,全球能源供应还将保持较快增长。然而,当前以化石燃料为主导的世界能源系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其他可替代能源的基础上,找到一条能源变革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当务之急。在这方面,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发挥独特的作用。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毕罗尔在大会致辞时表示,国际能源署一直和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进行人员和专家交流,目标就是要促进全球能源的互联互通。“中国在改变能源供应体系的结构,而且中国建立了更加多元化的能源结构、能源组合,中国也在不断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国际能源署一直以来和中国政府和中国相关机构开展了紧密合作。中国成为IEA(国际能源署)的联席成员,我们在能源安全、能源技术、能源效率等诸多方面开展了合作。”法提赫·毕罗尔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能源变革转型提供了现实可行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全球能源互联网寓经济低碳化于经济持续增长之中,既在持续增长中实现低碳化,又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将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的重要抓手,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21世纪能源发展战略、科技和实践的重大创新突破。大会开幕式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揭牌成立。合作组织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独家发起成立,是中国在能源领域发起成立的首个国际组织。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担任合作组织首届主席,美国能源部前部长朱棣文、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日本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担任副主席。首批会员80家,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五大洲国家。合作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全球能源互联网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大会期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韩国电力公社、日本软银集团、俄罗斯电网公司共同签署了《东北亚电力联网合作备忘录》。本次会议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联合国关注气候变化行动、国际能源署、爱迪生电气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际电工委员会、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协办。来自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26个国家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相关企业、科研院校等300多家单位,共计600多位代表参会。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