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能环保 >

“移动加气”新突破 我国天然气储运装备领跑世界

时间:2015-07-28 15:07:00  来源:新华网

“移动加气”新突破 我国天然气储运装备领跑世界

近年来,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占比不断提高,据了解,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或将比2015年增长一倍,达到4100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左右,成为未来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引擎。

随着天然气消费量的增加,天然气运输变得越来越重要,除管网运输外,非管网运输也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非管网运输是指利用运输车在地面上直接运输,由于受管网建设成本高,周期长的影响,增量相当大的一部分主要靠非管网运输。

数据显示,按照到2020年预计的天然气消费量换算需要增加15万公里天然气管道,按照现在每年6000公里的修建速度,预计缺口10多万公里,这些缺口需要非管网的公路运输进行补充。

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崔闻天告诉记者,天然气储运装备的研发并非易事,超高压天然气储运装备对技术要求很高,要求钢管不能有任何接缝,旋压收口和无缝钢管技术,以前都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这大大阻碍了我国天然气储运装备的发展。

随着储运装备技术的不断攻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口径钢瓶旋压技术,采用旋压工艺收口成型,无缝结构为安全操作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711系列长管拖车的诞生,经科技查新及成果鉴定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外空白。

崔闻天介绍说,当前研发出的国内国际首创的液化天然气(LNG)移动加注车和压缩天然气(CNG)移动加气车填补了国际空白,前者主要面向重型汽车,后者面向小型轿车。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加气站手续审批程序复杂,难度较大,现有加气站数量又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加气站门前排长队的现象较为常见,这抑制了天然气燃料汽车的发展。此次研发生产出的两款“会跑的加气站”,可最大限度发挥“站+运输”的集成优势,轻松选择和改变加气地点。

“在现有加油站基础上建立油气混合站是解决加气站不足问题的最合理方案,可移动的天然气储运装备可以为偏远居民小区集中供气、散落小型工业企业用气,满足偏远、散落区域的天然气供应需求。”崔闻天说。

崔闻天还向记者透露天然气储运、加注装备设备市场潜力巨大。在加大技术研发的同时,公司已经开始寻求与三大油及地方加油站合作,以移动加注车、移动加气车、3000立液压子站等拳头产品,全力推进油气混合站的建设工作。

随着天然气消费量的增加,天然气运输变得越来越重要,除管网运输外,非管网运输也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非管网运输是指利用运输车在地面上直接运输,由于受管网建设成本高,周期长的影响,增量相当大的一部分主要靠非管网运输。

数据显示,按照到2020年预计的天然气消费量换算需要增加15万公里天然气管道,按照现在每年6000公里的修建速度,预计缺口10多万公里,这些缺口需要非管网的公路运输进行补充。

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崔闻天告诉记者,天然气储运装备的研发并非易事,超高压天然气储运装备对技术要求很高,要求钢管不能有任何接缝,旋压收口和无缝钢管技术,以前都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这大大阻碍了我国天然气储运装备的发展。

随着储运装备技术的不断攻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口径钢瓶旋压技术,采用旋压工艺收口成型,无缝结构为安全操作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711系列长管拖车的诞生,经科技查新及成果鉴定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外空白。

崔闻天介绍说,当前研发出的国内国际首创的液化天然气(LNG)移动加注车和压缩天然气(CNG)移动加气车填补了国际空白,前者主要面向重型汽车,后者面向小型轿车。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加气站手续审批程序复杂,难度较大,现有加气站数量又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加气站门前排长队的现象较为常见,这抑制了天然气燃料汽车的发展。此次研发生产出的两款“会跑的加气站”,可最大限度发挥“站+运输”的集成优势,轻松选择和改变加气地点。

“在现有加油站基础上建立油气混合站是解决加气站不足问题的最合理方案,可移动的天然气储运装备可以为偏远居民小区集中供气、散落小型工业企业用气,满足偏远、散落区域的天然气供应需求。”崔闻天说。

崔闻天还向记者透露天然气储运、加注装备设备市场潜力巨大。在加大技术研发的同时,公司已经开始寻求与三大油及地方加油站合作,以移动加注车、移动加气车、3000立液压子站等拳头产品,全力推进油气混合站的建设工作。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