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能环保 >

企业如何在碳交易的浪潮中规避风险

时间:2015-06-16 17:41:00  来源:碳排放交易

企业如何在碳交易的浪潮中规避风险

截至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上海、深圳等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都已上线交易,市场规模及活跃程度均居世界前列。这表明,我国碳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电力行业作为强制减排的重点对象,随着碳市场的迅猛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和机遇,加强碳资产管理已势在必行。

据统计,7个试点省市首次配额分配量共计12.0亿吨。从配额规模看,我国碳市场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欧盟碳市场(EU ETS)。截至2014年8月8日,中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1260万吨,累计成交金额48265万元。深圳市碳交易的价格已经从初始的每吨28元上涨到每吨69元左右,累计完成交易量155万吨、累计成交金额10894万元。北京的碳交易价格也稳定在每吨60元左右。湖北省碳交易试点开市仅三个月,总交易额已经突破1亿元。各试点碳市场发展迅速,试点方案设计各有亮点,共同的特点是都设定了减排的目标、明确了交易的范围,建立了碳排放的核查体系,同时也建立了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平台,同时开展了相关能力建设。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0%,既是碳排放的关键领域,也是碳减排的重点对象。因此,7省市试点均把电力企业纳入强制减排对象。7省市碳市场中一共约有100多家发电企业,其中北京12家、广东包括新建在内共有85家、上海14家、天津19家、深圳9家、湖北24家。部分电网企业也纳入试点范围。

2014年7月,试点省市相继进入首个履约期。由于碳市场是新鲜事物,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持观望态度。在履约期将至,惩罚措施公布之后,不少试点出现了突击购碳现象,导致碳价上涨,损害企业利益,更有企业因没有购买足够的碳排放权而将面临高额罚款。国家发改委着手全国碳市场建设,目前已经启动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并研究全国碳交易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方案等。可以预见,一旦全国碳市场建成运营之后,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都将面临着碳市场带来的重大挑战与机遇。为积极应对,电力行业亟须加强碳资产管理。

易碳家认为,加强碳资产管理是企业在碳交易的浪潮中规避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方法。可以总结为五大途径,开展碳盘查是基础,成立专门的碳资产管理机构是前提,碳资产开发及低碳技术储备是核心,制定长远低碳战略是灵魂。

开展碳盘查,确定企业减排的机遇

2013年11月初,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电力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其中,《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明确指出以直辖市或省电力公司作为核算和报告主体,核算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和六氟化硫。电力企业需按照核算办法开展碳盘查,详细核算盘查公司的碳排放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编制碳排放清单。碳盘查的目的,一方面使企业摸清家底,准确掌握自身的碳排放情况,了解潜在资产、潜在负担;另一方面,在碳盘查的基础上,识别潜在的减排环节,分析可行的减排措施,明确减排的重点领域,为企业明确减排目标,制定低碳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设立专业机构全面开展碳资产管理

促进碳资产管理能力建设,可探索建立专门的碳资产管理公司。国内外同行企业,很多都采取了集中管理的措施,如法国EDF集团成立了EDF Trading,代表EDF Energy负责EUAs(Emisssion UnitAllowances)的买卖。国家电网公司于2013年11月正式成立了置信碳资产管理公司,专业从事碳资产经营业务。国内碳交易试点运行一年来,石化试点企业(以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和外企为首)积极性很高,均建立了专门的碳资产管理部门。中石化于2014年5月发布了《碳资产管理办法》 。一是研究企业碳减排潜力及减排成本。对不同碳减排途径的减排潜力、成本效益等进行详细评估和测算,明确企业实施减排的重点或优先领域。二是着手开发国内自愿减排项目或方法学。未参与试点的电力企业可着手开发自愿减排交易项目。年初以来,发改委继续推出一批经国家认可的自愿减排方法学以及自愿减排交易项目。

强化低碳技术研发和储备

企业要想在未来碳市场中占有竞争优势,关键要依靠技术进步。对于发电企业,要进一步提高风电、光伏发电等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研究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等。对于电网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储能技术、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智能电网和特高压输电等低碳技术及设备的研发投入。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