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能环保 >

五大行支持化解产能过剩成效初显

时间:2015-06-16 17:39:00  来源:金融时报

五大行支持化解产能过剩成效初显

今年,五大行严格落实了差别化信贷标准,对严重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加强总量控制,对产能过剩行业采取谨慎的信贷政策,并逐步压缩、减少信贷存量。

在加快从产能过剩行业退出的同时,五大行今年还加快了信贷结构的调整,更多地将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行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2014年,当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换挡期的同时,一场化解产能过剩的战役也在银行业如火如荼地展开。

一方面是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是化解产能过剩行业风险隐患,今年五大行加速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对产能过剩行业有保有压,扶控结合,化解产能过剩成效初显。

有保有压 成效初显

从去年末开始,监管机构多次要求商业银行切实加强新上项目的信贷管理,严把政策界限、严格准入标准、严守审贷关口。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路径,区别对待、分类施策,优化信贷结构。

从今年实施情况看,五大行严格落实了差别化信贷标准,对严重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加强总量控制,对产能过剩行业采取谨慎的信贷政策,并逐步压缩、减少信贷存量。

上半年,工行在钢铁等5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了72亿元,5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仅为1.29%。建行对产能过剩行业严格实施名单制管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5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上半年贷款余额为1395.67 亿元,较上年末减少了61.26亿元。中行的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占比也下降0.23个百分点。交行上半年公司贷款增量的89%都投向了民生消费、服务、制造等领域,压降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达51亿元。

另据媒体报道,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铝冶炼、金属船舶制造等在内的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余额总计1.05万亿元,较年初减少了268.6亿元,下降了2.5%。

在“退出”的同时,五大行还通过推动并购重组、创新信贷方式,促进部分过剩产能行业的消化、转移、整合、淘汰,促进其健康发展。其中对于产业里的龙头企业,在逐步减少信贷存量的同时,适当进行新增信贷的投放,支持其并购其他企业;同时支持过剩产能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环保升级等项目。对于过剩行业中的重复生产、低水平生产项目,则以堵为主,积极退出。

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化解产能过剩的努力在今年上半年便已经收到成效。重点钢铁企业前5个月实现利润17.5亿元;前4个月水泥行业实现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109.3%。平板玻璃行业实现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78%。船舶行业前5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9.2%。

调整资源配置 优化信贷结构

在加快从产能过剩行业退出的同时,五大行今年还加快了信贷结构的调整,更多地将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新兴行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五大行保证了符合条件的在建、续建工程和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积极支持棚户区改造、铁路等有利于稳增长、惠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同时,加大了对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服务业以及绿色环保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

具体来看,截至6月末,工行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贷款新增3026亿元,占境内公司贷款增量的76%;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类贷款余额超过4.3万亿元,占境内人民币贷款的比重已接近50%。

建行今年继续把贷款投放重点放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领域和重大项目上,上半年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新增额在公司类贷款新增中占比达47.26%。农行贷款投放优先满足“三农”和县域需求,重点投向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行上半年小型企业贷款增速显著高于公司贷款整体增速;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在公司贷款中的占比则提升了1.03个百分点。

从整个行业来看,今年的信贷结构也出现了积极变化。9月末,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3.5%,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出4.1 个和1.8 个百分点。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为22.92 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0.7 个百分点。

去产能提速 警惕风险敞口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结构正从以增量扩能为主转向以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为主的深度调整,并提出“全面化解产能过剩”,这意味着新的一年过剩行业仍将持续去产能的步伐。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由于优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这一进程将势必被加速推进,商业银行或将面临更为复杂的风险敞口。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公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4》显示,淘汰落后过剩产能造成的信贷风险位列银行家风险关注度第二位。

虽然今年钢铁、水泥、建材等产能过剩行业出现部分回暖迹象,但仍然普遍存在经营困难现象,整体行业的信用风险普遍上升。不少业内专家预计,明年经济增速还将保持中速增长,一些过剩行业的需求可能继续低迷。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银行在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信贷投放和回收的应变能力将经受考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业内分析认为,商业银行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应与防范化解自身风险相结合,在严控信贷增量的同时,优化信贷存量,利用市场手段与政策引导,继续完善差别化信贷政策。

从五大行未来的工作部署来看,将继续严控过剩行业信贷增量,找准金融服务“稳增长和调结构相平衡”的着力点,进一步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向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的行业和项目倾斜。

据悉,监管部门下一步也将推动银行业支持产能严重过剩领域内的优势企业“走出去”,扩大兼并重组融资渠道,主动参与关停处置等工作,压缩退出存量贷款,科学制定债权保全措施,同时督促银行合理上收产能过剩行业授信审批权限,将化解产能过剩纳入综合考核评级体系。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