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能环保 >

节能减排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

时间:2014-12-09 15:24: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节能减排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明确了我国能源发展的五项战略任务,从能源安全、能源清洁利用、能源体制改革等多方面提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能源发展的路径,并提出一系列约束性指标。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将成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先手棋”,而目前深圳光是从事节能技改的企业就超过150家,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以深圳供电局为例:一年来共结余碳配额9841吨,帮客户节电1.28亿度。

节能减排 潜力无限

据悉,此次出台的《行动计划》提出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明确表示,能源战略、节约优先,且要把节约优先贯穿于经济社会及能源发展的全过程,以较少的能源消费支撑经济社会较快发展。

《行动计划》重点实施四大能源战略:即节约优先战略,把节约优先贯穿于经济社会及能源发展的全过程;立足国内战略,将国内供应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主渠道,到2020年,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左右,能源储备应急体系基本建成;绿色低碳战略,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改革步伐,到2020年,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

数据显示,以深圳为例:光是从事节能技改的企业就超过150家,节能潜力巨大 ,有了《行动计划》,当地节能公司的盈利能力会逐步增强,企业的发展势头也会更加迅猛。

去年6月,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正式运行,成为我国首个正式运行的强制碳市场。其中,深圳供电局作为首批碳排放管控企业,一年来共结余碳配额9841吨,大力开展办公场所照明改造,更换LED灯1500多盏,年节约电量约为10万度,预期实现收益约68万元,真正实现了公益与盈利的双赢。

深圳供电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下半年,该局为200家大客户分类开展初步节能诊断服务,即电磁技术节能、蓄冷空调应用、LED照明改造和电机能效提升四个专项领域。若客户有明确改造意向,深圳供电局还将在初步节能诊断的基础上,免费提供深度节能诊断,有效推动客户节能项目转化。从而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持外,减少企业的负担,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绿色变电站 节能无害

在节能减排的同时,不少电力企业也十分注重绿色变电站的建设。不过有人士担心,建设变电站或会给附近居民生活以及健康带来影响。

实际上,绿色变电站的建设与目前中心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可用于电网建设的土地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城镇化的深入推动也离不开坚强电网的支撑。为有效保障可靠供电,亟需在城市中心区电力负荷密集区规划建设变电站(110千伏变电站合理供电半径一般为1.5公里左右),这也是国内外的通行做法。

为此,供电企业在建设绿色变电站的同时,还积极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等手段,在电网建设的全过程贯穿节能环保的要求,全力打造绿色电网,力求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据环保领域专家介绍,输变电设备电磁感应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电磁辐射是指高频率的射频,国家环保局规定的电磁辐射防护限值最小频率为10万赫兹,而高压输电的频率仅为50赫兹,不属于电磁辐射范畴,只产生微弱的电磁感应。电磁感应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人类生活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磁场包围中。

事实上,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向各成员国推荐使用ICNIRP(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限制时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曝露(300GHz)导则》(ICNIRP1998)。其中提出的标准限值是工频电场强度不超过5千伏/米,磁场强度不超过100微特斯拉(1毫特斯拉=1000微特斯拉),在此范围内的极低频(电网频率固定为50赫兹)电磁场对人体无害。

相比国际标准,我国现行标准更为严格,规定4千伏/米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的评价标准,100微特斯拉工频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即变电设施周边的工频电场强度不超过4千伏/米,磁场强度不超过100微特斯拉就符合国家标准。

另据实测数据,变电站电磁感应强度,不但远低于国家标准,也远低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冰箱、电视机,以及其他常见电子设备。变电站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微弱,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在我国,变电站值班人员长期在变电站内工作,我们的职工宿舍也建在110千伏岗厦变电站上方,无专门的电磁辐射防护装备,而长期健康监测以来,均未发现任何因电磁感应致病和受电磁辐射影响的案例”。供电局工作人员举例说明道。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