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能环保 >

国务院收紧税收 LED补贴大户业绩将打回原形

时间:2014-12-26 16:50:00  来源:能源世界

国务院收紧税收 LED补贴大户业绩将打回原形

“狼”可能真的要来了。12月19日,《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下发,《通知》要求全面清理已有的各类税收等优惠,“通过专项清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优惠政策一律停止执行,并发布文件予以废止”。

虽然多家LED芯片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还未接到取消补贴的相关消息,但作为多年的政府补贴大户,不少企业已经战战兢兢。业内人士表示,若取消政府补贴,LED芯片行业将迎来一轮更加残酷的洗牌。

国务院清理税收优惠

此前,LED芯片产业一直都是政府补贴大户,各种补贴促进了产能井喷式发展,但也导致出现各种问题。

来自高工LED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生产外延片的关键设备MOCVD数量为327台,但到了2013年就达到1017台,如果剔除老机台主动退出因素,2013年实际新增MOCVD数量超过130台。

实际上,取消LED芯片补贴的呼声早已有之,不少行业人士认为,LED补贴政策催生了虚假繁荣,并导致产能出现严重过剩。今年9月,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燕生在一个论坛上表示,从政府部门职责来讲,不应该再去提供各种补贴,而是要加大市场监督。

取消补贴让LED企业独立行走,成为行业内的一种共识。去年3月,深圳就突然废除LED产业规划,这被外界解读为LED补贴政策回归理性的表现。不过,此次国务院会具体怎样收紧LED政策补贴尚无具体消息。企业和一些专家也表示,暂未收到相关文件。

“公司这边还没有收到这个消息,这样的政策没有下达过来。”华灿光电证券事务代表亢娜对记者表示。

“我们目前还没有收到取消补贴和税收优惠的任何官方文件。”三安光电董秘王庆说,“我们也听到很多传闻,说政府要取消对LED芯片公司的补贴政策。按我们的理解,传言应该是媒体根据前不久国务院下发的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推断出来的。”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阮军表示,他目前还没有听到要取消LED补贴的相关消息。

不过,上述《通知》要求:“未经国务院批准,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对企业规定财政优惠政策。对违法违规制定与企业及其投资者 (或管理者)缴纳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的财政支出优惠政策,包括先征后返、列收列支、财政奖励或补贴,以代缴或给予补贴等形式减免土地出让收入等,坚决予以取消。”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吸引LED芯片企业落户投资,用财政进行补贴,必须经国务院审批,审批方式已明显收紧。佛山照明灯具行业协会会长吴育林表示,此前很多补贴和优惠都是地方主导,现在要由国务院审批,预示补贴政策收紧成为大势所趋。未来企业要生存,根本还是靠自己的竞争力,由市场说了算。

LED企业患上补贴依赖症

政府出台的一些列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原本是为了扶持新兴产业发展,但记者注意到,来自政府的巨额补贴反而占了上市公司业绩的很大比列,甚至成为公司业绩惨淡的遮羞布。

根据华灿光电(300323,SZ)财务报告显示,公司2014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44亿元,上半年收到的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060万元;公司2013年全年亏损0.09亿元,而公司当年收到的政府补助为1.35亿元,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这一部分的政府补贴,华灿光电2013年的亏损将更加严重。

而作为LED芯片行业龙头老大的三安光电(600703,SH),收到政府补贴款项也很多。数据显示,三安光电2013年净利润为10.36亿元,收到政府补助共计4.58亿元。其中MOCVD设备补助款项为1.41亿元。2014上半年净利润为6.66亿元,收到的政府补助1.96亿元,占比29.4%,MOCVD设备补助款项达7725万元。

据了解,LED芯片行业目前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业内普遍观点是未来几年只会剩下三到五家芯片生产厂商。而目前很多企业还是靠政府财政补贴来维持运营,如果取消补贴的政策提前到来,芯片行业会加速洗牌吗?

“现在获得补贴的LED企业在不断减少。如果取消补贴对行业的长远发展,尤其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反而是一件好事。取消补贴能规范行业的竞争格局,避免无序竞争,加强行业的集中度。”三安光电董秘王庆对记者说。

浙江和惠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丁建华指出,LED行业的补贴以后会逐渐减少。在他看来,LED行业中很多补贴款项没有花费在基础技术研发上,而是在盲目扩大规模和购买设备上。

“之前厂商纷纷涌入这个行业,政府的高额补贴是很重要的原因。如果取消补贴,整个行业的狂躁氛围会下降,这对行业的发展未尝不是好事。”丁建华说道。

高工LED产业研究总监张宏标认为,“如果取消补贴,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影响将会很大,但还不至于影响公司生存。但是对那些依赖政府补贴的中小型芯片厂商则是致命打击,行业将加速洗牌。”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