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能环保 >

新常态市场机制下碳排放市场现状和未来方向

时间:2014-12-13 10:03:00  来源:北极星节能环保网

新常态市场机制下碳排放市场现状和未来方向

日前,发改委声称,今年年底或尽早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并争取在2016年开始运行,从而进一步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这一消息的出台使碳排放交易再次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立刻引发了业界人士的纷纷猜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机制的加快,国际金融环境给国内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进入常态,在全球经济暂不明朗的情况下,面对这一经济形势国家相继通过召开经济工作会议等形式对此进行相应部署和改革,而在所改革过程中,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一直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这其中有关碳排放的工作部署显得尤为明显。

我国作为世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为创造国民经济价值的同时,承受了巨大的减排压力,随着2011年以来,我国在不同地区相继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取得一部分成功经验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实际问题。

由于国内地域性跨度大、综合情况不同等原因所导致的有关碳排放的标准制定、排放权分配、额度确立、未来市场和市场衔接等相关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难以统一。那么,究竟如何削弱地区差异性影响,在确定配额总量的同时排放权配额向具体行业和企业的合理分配,从而制定出更为准确合理的碳排放权配额总量仍是需要考虑的重点之一。

按国际规定,碳交易市场是政府规定本国或本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限额,按照一定规则把这些排放限额分配给企业,减排成本低的企业可以在市场上把排放限额卖给减排成本高的企业。排放限额不仅可以被开发成金融产品进行交易,而且这种市场化手段被普遍认为是低成本而有效率的减排措施,从一定意义上说,碳排放市场不仅是由政府创造出来的新兴市场,碳排放交易更是一种基于市场的手段。

由于碳交易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同机构、不同部门对于碳排放的认识和目标均不相同,加上建设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又将关系到与国外市场协调等问题,这就需要在解决技术层面的同时加强健全其体制建设,并需把这项工作引入市场机制并政府发挥监督职能,从而建立由市场合理确定价格、政府调控价格的机制。

目前,国内碳交易还处于地方试点阶段,各地对于碳排放交易市场开放程度不尽相同,加上地区性影响等因素制约,各个地方的配额设定和发放方式都存在很大差别,而这一特点则有望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出台后得以有效解决。

由于未来采用建立碳交易市场等方式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将在一定时间内持续,有观点认为,用市场手段运行碳交易市场的方式,将极大地提高市场活力,这种照顾市场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方式,将越来越符合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观。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