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动态 >

图解中国僵尸企业分布状况:钢铁企业最多 房企第二

时间:2016-07-29 11:06:00  来源:钢之家

7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反腐败与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现状、原因和对策》的报告。这份报告从年份、行业、地区、企业所有制、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分析了中国僵尸企业的现状。

该报告使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包含大约80万家企业和360万个观测值),以及1998-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库,对“僵尸企业”现状进行分析。

分年份来看,2001年开始,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的数量一直持续上升,并在2013年左右达到高峰(约410家)。2010年之后,僵尸企业的数量基本稳定,2013年以来甚至有所下降。然而,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的比例一直比较稳定,2003年之后一直在13%左右波动,2013年以来比例有所下降。

分年份僵尸企业统计图(上市公司)

2004年之后,国有经济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并且国企改革暂告一个段落。报告中以2004年为界,将全部样本分为两个样本期进行比较分析。

可以看出,2000-2004年规模以上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一直很高,均值为17.09%。僵尸企业数量的高峰出现在2000年,超过4万家规模以上企业是僵尸企业,占当年规模以上企业的比例高达约27%。随着国企改革的进行,僵尸企业数量和比例都有所下降。2005-2013年间,僵尸企业的比例在波动中呈现下降趋势,均值为7.51%。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以后,僵尸企业数量和比例均大幅回升。

分年份僵尸企业统计图(工业企业数据库)

分行业来看,僵尸企业比例最高的五个行业分别是:钢铁(51.43%)、房地产(44.53%)、建筑装饰(31.76%)、商业贸易(28.89%)和综合类(21.95%)。僵尸企业比例最低的五个行业是:银行(0.00%)、传媒(4.12%)、非银金融(4.65%)、计算机(5.23%)和休闲服务(5.88%)。

分行业僵尸企业统计表(上市公司,2013年)

分地区来看,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例如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僵尸企业数量最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省份,例如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僵尸企业数量较少。

报告分析得出,2000-2004年僵尸企业的数量分布与2005-2013年僵尸企业的数量分布几乎一致。

2000-2004年,僵尸企业比例最高的五个地区是云南(35.57%)、陕西(33.74%)、广西(28.95%)、新疆(27.91%)、宁夏(27.72%),僵尸企业比例最低的五个地区是西藏(4%)、浙江(9.6%)、福建(10.63%)、广东(11%)、天津(12.38%)。

2005-2013年,僵尸企业比例最高的五个地区是宁夏(17.06%)、山西(15.31%)、甘肃(15.09%)、云南(14.80%)、北京(13.95%),僵尸企业比例最低的五个地区是西藏(3.61%)、河南(4.23%)、山东(4.29%)、湖南(4.44%)、福建(4.68%)。

中国分地区僵尸企业数量、比例图

分所有制统计来看,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最高,民营企业和港澳台及外商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相近,且远低于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

分所有制僵尸企业统计图

分规模统计得出,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僵尸企业比例最高,但由于基数比较小,大部分僵尸企业还是小型企业。

分规模僵尸企业统计图

分年龄统计来看,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僵尸企业的比例越来越高。成立1-5年的企业中,只有约3%的企业是僵尸企业;而在成立超过三十年的“老”企业中,约有23%的企业都是僵尸企业。

报告表示,上述数据意味着很多僵尸企业都是老企业,再加上国企身份、规模大,势必给处置僵尸企业带来诸多挑战。

分年龄僵尸企业统计图(2013年)

煤炭、钢铁、水泥和玻璃行业是“僵尸企业”存在的重点行业,这些行业的“僵尸企业”分布情况又如何呢?

报告得出:第一,煤炭和钢铁行业的僵尸比例与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有关,前者与产煤区的分布高度一致,后者主要与东部临海省份有关。第二,价格指数与僵尸企业比例负相关。第三,以上行业在2008-2009年的僵尸比例降至最低,随后比例开始提高。我们会在后面继续分析。

煤炭行业(非上市公司,左边年份为2000-2013年)

钢铁行业(非上市公司,左边年份为2000-2013年)

水泥行业

玻璃行业

建筑机械行业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