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能环保 >

专家建议 进一步加强电力市场和碳市场联动

时间:2021-04-28 10:02:00  来源:中国能源报

专家建议 进一步加强电力市场和碳市场联动

“电力行业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行业,不仅自己要达峰,而且还要支撑全社会尽早达峰,助力全社会低碳转型。”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让电力行业处在了“聚光灯”之下。能源行业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行业,发展清洁能源是重要路径,其中,传统电力转型清洁电力是重中之重。

电力是实现碳中和关键行业


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郭智表示,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9.34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的24.4%。清洁能源对我国减污降碳贡献不断增大。仅2020年,我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就达到6.8亿吨标煤,相当于替代了10亿吨煤炭,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17.9亿吨、86.4万吨和79.8万吨。


专家普遍认为,电力行业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责任人”。电力工业碳排放量占我国碳排放总量比例较高。控制电力行业碳排放量是推动我国碳排放尽早达峰的重要措施。


在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电力行业应对气候变化中心主任潘荔看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我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的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电力行业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行业,不仅自己要达峰,而且还要支撑全社会尽早达峰,助力全社会低碳转型。”


“电力在整个碳排放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每个国家的资源禀赋不一样,碳减排技术路线也不一样。”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马莉提醒,比如欧盟是多管齐下,既依靠扩大清洁能源的规模,也通过各行各业提高能效来实现。日本则特别重视发展氢能等新兴的清洁能源来摆脱能源困境。


“从技术路线来看,国际社会对碳减排的普遍共识是发电侧减碳脱碳,加上提高消费侧的电气化和高效化。目前我国的发电侧清洁化、低碳化,消费侧电气化、高效化路径还需进一步细化,包括时间表、路线图、减碳空间等。”马莉进一步表示。


电源灵活性偏低制约低碳转型


众所周知,保障供电安全是电力系统低碳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从1978年到2020年,我国发电量增长了25倍。虽然目前我国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电力系统,但整个电力系统的调节性、灵活性电源只有6%左右,远低于美英韩30%-40%左右的水平。


“电源灵活性偏低是我国低碳转型面临的关键问题。在目前的电力结构下,煤电既发挥着灵活性作用,又是减排的压力所在。”中电联环保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张晶杰表示。


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直言,我国煤电机组平均运行年龄约为12年,煤电承担着托底保供和重要负荷中心支撑性电源的作用,在促进新能源发展的同时,要发挥煤电灵活调节的主力电源作用,现在大规模淘汰煤电还为时尚早。“发达国家关停的煤电平均运行年龄在50岁以上,即便按照煤电机组运行30年计算,还有10多年的服役期。煤电灵活性改造也不要仅局限于锅炉、气机,可以和储能相结合,也可以和制氢相结合。”


IEA数据显示,我国运行年龄为20年以下的年轻煤电机组占比高达85%,而美国、欧盟只有10%、20%左右。这意味着,我国煤电与发达国家在低碳转型中面临着巨大差异,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全国碳市场实施条件已具备


目前,发电行业的碳市场相关规则已明确,年排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年消耗1万吨标煤以上的企业将被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019年、2020年发布的碳市场配额分配对相关技术给予了正向激励:燃气机组不要求强制履约,燃煤机组设计了“履约天花板”,即配额履约缺口上限值为企业碳排放量的20%。


张晶杰表示,目前全国碳市场整体机制已基本到位。为完善全国碳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的建设方案还将进一步修订完善,目前碳市场建设正按时间倒排推动相关工作。


“对于2021年配额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各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合理分配不同行业的控排指标。碳市场配额发放不宜过紧,要给相关企业一定生存空间,逐步淘汰碳排放过高的企业。”张晶杰表示,配额发放后,对于碳市场来说,下一步就需要在生态目标下,考虑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所处发展阶段进行政策设计,然后合理分配不同行业的空白指标。“建议进一步加强电力市场和碳市场机制联动,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争取纳入更多行业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