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能环保 >

城市垃圾分类困局如何破?

时间:2015-09-15 14:33:00  来源:中国节能环保在线

城市垃圾分类困局如何破?

据媒体报道,新版《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近日正式生效了。今后个人不分类投放垃圾、分类责任人不落实分类责任、收运单位将已分类垃圾混收混运的,都有可能遭到处罚,其中,个人最多会被罚200元。规定一出,引起各方热议。

垃圾分类做的不好,靠罚款能解决问题吗?大家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长,节能环保压力可谓巨大。事实上,我国许多城市从多年前就开始推广垃圾分类回收,例如宁夏某再生资源公司几年前曾在银川市部分小区试点过垃圾分类回收,它们在小区投放了200多套再生资源回收箱。然而,这些回收箱一直受到冷落,最后沦落为普通垃圾桶。

诚然,虽然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已开展多年,但良好的分类习惯仍未成为公民的行为规范,很多人仍然对垃圾如何分类不了解甚至不以为然。北上广等大城市,从政策制定、财政投入、收运体系和终端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巨大投入,但具体到实践效果却都不理想。

靠行政处罚既不治标也不治本

显然,要想解决垃圾分类问题,真正做到人人环保,仅靠行政处罚是远远不够。

一是取证难。由于个体数量是庞大的,个人投放垃圾的时间、地点不固定,且居民整体的节能环保的意识薄弱,因此居民个人是否按照规定分类垃圾很难监管和取证。也就是说,我们很难知道到底是谁违规投放。

二是取证成本高。即便可以取证,那么取证的成本也必然很高。小区物业的人力、物力投入,监控探头安装等都是取证的手段。如此看来,取证的成本费用肯定是巨额的,甚至还会因此牵扯到很多民事方面的纠纷,比如隐私权等。

三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靠罚款的方式处理垃圾分类问题,或许可以一时缓解垃圾乱放局面,但行政处罚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环保不力的现状,它既治不了标也解决不了本。

从长远来看,只有切切实实的搞好垃圾分类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才是解决垃圾分类困局的根本之道。

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

相比国内,国外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的管理和理念早已非常成熟且深入人心。我国不少地方都在不断加大垃圾处理终端设施的建设步伐,而发达国家却更注重从垃圾分类的源头上下功夫。

首先是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法制化。环境意识的法律化是发达国家社会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体系最终确立的制度保障。一套完善而又能够得到严格执行的法律法规,可以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工作的长期和顺利的开展保驾护航。

其次是拥有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德国、加拿大等国都构建了比较健全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组织管理体系,各级管理部门设置健全、人员到位、责任明晰,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的统筹规划和计划,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社会团体及居民自治组织积极参与。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