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产经营 >

“碳关税”加征阻力重重

时间:2020-11-19 09:02:58  来源:

“碳关税”加征阻力重重

欧盟委员会(下称“欧委会”)曾表示,将于2021年提出“碳边境调节税”详细提案,如今又有怎样的新进展?

负责气候事务的欧委会副主席蒂默曼斯日前表示,将最先在钢铁、水泥和电力领域,向气候问题处理不利的国家征收碳边境调节税,而后视情况扩展到铝、化肥和化学药品领域,详细提案预计于明年夏季发布。

欧委会称,这是为了推行欧盟2050碳排放计划,推动碳排放交易机制改革、调整能源税是达成目标的重要途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许勤华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欧盟想实现此前设立的碳排放计划,加征碳税是必由之路。虽然这可能在贸易领域引发阵痛,但从欧盟决策层的表现来看,此事势在必行。

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教授看来,虽然欧盟对外征收碳边境调节税的决心很大,但可能阻力重重。他对第一财经记者称,欧盟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征收的关税最后将转嫁何处?增加征收的关税将用于何处?相对于政府调节,市场调节或是解决问题的更优方法。

“碳关税”最先向钢铁水泥行业下手?

在当选欧委会主席前,冯德莱恩就曾表示希望推行碳边境调节税。此后她将碳边境调节税纳入欧盟绿色新政的核心内容之一,德国、法国等欧盟核心成员国均对此表示支持。

今年7月,欧盟各成员国就“恢复基金”计划达成一致,这将碳边境调节税再向前推进一步。欧委会表示,未来一年,欧盟将继续加快气候和能源立法进程。

欧委会官员称,钢铁、水泥和电力行业将是欧盟最先对外征收“碳关税”的领域。上述行业为传统能源排放大户,欧委会希望借此加速能源转型,将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总消耗中的比例在2030年增加至32%。

林伯强称,先对上述传统能源排放大户下手,体现了欧盟推进环境政策的决心。欧盟的生产、消费水平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环境保护问题极为重视。

许勤华也认为,欧盟的经济状况较好,其经济已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从工业化、城市化的角度来看,欧盟对钢铁、水泥等需求相对不旺的行业,加征“碳关税”对其经济影响不会太大。此外,在价值观层面,环保观念在欧洲已深入人心。

虽然欧盟决心很大,但在林伯强看来,未来碳边境调节税的立法、执法过程或将困难重重。

各国调节环境问题主要使用两种手段:加征碳税和使用碳交易机制,这两者分别为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相对于后者,前者的调控力度更为强硬,且灵活性较弱。

林伯强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政府强力调节环境问题往往效果不佳。

对内强力推行碳税不易,拓展到国际贸易领域,更需解决其他难题。林伯强称,如果欧盟对外征收“碳关税”,还需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征收的关税最后将转嫁何处?是消费侧,还是供给侧?如果增加到消费侧,则将增加欧洲民众的负担;增加到供给侧,则有可能挫伤进口。第二,增加征收的关税将用于何处?“如果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可能对内对外都难有充足交代。”他称。

多边合作和市场机制同样是有效方法

气候行动追踪机构(Climate Action Tracker)称,过去两个月以来,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均宣布了“2050碳中和目标”,有望进一步削减传统能源排放量。拜登则表示,他将带领美国重返《巴黎协定》。

欧委会副主席蒂默曼斯称,上述国家表态,可以使得欧盟减少实施碳边界调整机制(对外加征“碳关税”)的需要。

蒂默曼斯表示,碳边界调整机制的水平及使用强度,取决于国际伙伴的行为。如果各方都做同样的事情,那么碳边界调整机制的需求就会减少。

欧盟委员会负责气候事务的总干事佩特里乔内(Mauro Petriccione)称,多边机制或将成为各国应对气候问题的方法,现在各方正组建一个“气候中和俱乐部”。

林伯强认为,美国如果能重返多边事务,将有助于全球一同应对气候问题。亚洲国家年度碳排放量位于世界前列,这些国家施行能源转型战略,将解决气候变化领域很大的一部分问题。

许勤华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以来,绿色复苏已成为各国共识。在此语境下,各国可以很好地在环境问题上加强合作。在技术层面,一些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已低于传统能源,各国通过技术迁移手段掌握更多的新能源技术。在资金领域,各国也有了很多的融资渠道,如发行绿色债券等。

此外,除加强多边合作之外,林伯强认为,在国际市场推行碳交易也是全球应对气候问题的方法之一,如推行国际上清洁发展机制(CDM)。

CD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其核心内容是允许缔约方即发达国家与非缔约方即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消额的转让与获得,从而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林伯强称,CDM的本质就是市场调节机制,其灵活性更高,且各国的互动过程更倾向于合作而非冲突。相对于加征碳边境调节税而言,这可能是更为有效实现环境目标的方法。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