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能环保 >

从绿色金融到碳会计 中国碳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时间:2016-10-27 14:16:00  来源:中国碳交易网

从绿色金融到碳会计 中国碳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随着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绿色金融也被提上金融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议题。作为能源及环境市场与金融市场相互渗透与融合的产物,绿色金融本质上是基于发展新能源和保护环境目的的创新性金融形态。绿色金融是有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支点,已成为新常态下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金融和碳交易是什么关系

“绿色金融”这个概念出现的比较早。早在上世纪70年代,前西德就设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环境银行。80年代初,美国的“超级基金法案”就要求企业必须为其引起的环境污染负责。之后,英国、日本、欧盟等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在“绿色金融”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探索,其中2003年国际金融公司在国际银行业发起并由七个国家的十家主要银行率先执行的“赤道原则”在全球最有影响力,截止目前,赤道原则金融机构已遍布全球。“绿色保险”、“绿色资本市场”领域的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绿色金融业务近年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势头十分迅速。

低碳经济的发展与绿色金融紧密相关,确切的说低碳经济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大的环境和土壤,而低碳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因为低碳领域两个“不对称”的特征,使它的融资能力受到严重制约:一是成本、风险与收益不对称,往往是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收益少,类似于风险投资项目,前景难测;二是信息不对称明显,合格担保品少,并且由于金融机构环保行业专业人才相对缺乏,造成在进入该行业时保持着谨慎态度。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必须设计外部性的内部化机制,合理处理成本和收益的分摊问题,并且需要两个重要参与者——政府和金融机构的特别关注。对于政府来说,其主要工作是制定减排标准,协调减排进度和额度,以及在财税、产业等政策上有所作为。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由于其主要功能在于降低信息成本,管理和分散风险,发现未来价值以及促进资金融通,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来协助低碳经济发展。

本质上来说,碳市场是一种创新融资机制。近年来国际碳市场的发展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些经济激励。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1年全球碳市场现状与趋势》报告称,2010年全球碳排放权交易成交额1419亿美元,与2009年略有下降。2010年全球碳市场的扩张速度有所减缓,但是整体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及一些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相继承诺其减排目标,碳交易机制将日益完善,与其相关的碳金融产品将不断得以创新。

碳交易本身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化融资手段之一。为了避免发达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为推动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我们在人均GDP4000美元的时候就开始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应当看到,国际多边资金机制的作用不可代替,资金和技术仍是掣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任重道远,融资缺口巨大;另一方面,我们也将自主实施减缓,开展国内碳交易试点积累经验,利用市场手段,为中国的经济社会低碳化发展融资。

碳金融市场至少超千亿

随着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加速,碳金融市场亦将迎来多重利好。前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发展各类碳金融产品,促进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有序发展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碳租赁、碳债券、碳资产证券化和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探索研究碳排放权期货交易。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分析称,我国已经宣布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在此基础上的碳金融业务将有助于大幅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碳交易价格的有效性,并可为绿色企业提供一系列的融资工具。

事实上,七省市碳交易试点正式开市以来,为了推进企业碳资产管理、活跃碳市场交易,各个试点碳市场分别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碳金融创新,推出了近20种碳金融产品,涵盖了除碳期货之外的交易工具、融资工具与支持工具等主要领域。而从带动力、需求度、风险度和发育度四个核心指标来看,推出碳期货、碳远期、碳债券及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的条件基本成熟。2017年后如果能够推出相关的碳金融交易工具,保守情景下交易规模能达到600-800亿元,中值4170-5560亿元;2020年后,保守情景下交易规模能达到1000-1200亿元,乐观情景下为37500-45000亿元。

碳会计政策势不可挡

日前,财政部发布《关于征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针对排放权交易试点会计处理征求意见,反馈意见2016年11月18日截止。

公告称,为了配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开展,规范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企业以及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其他企业有关业务的会计核算,财政部于近期草拟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碳会计的产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需求。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还应该考虑其治理成本及社会责任。

会计特有的职能决定了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碳会计制度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基础制度。”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彩平说,通过碳会计提供碳排放量、碳排放权及其交易相关的会计信息,碳交易市场参与者可以了解自身碳排放和减排行动所产生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从而为碳减排战略的制定、碳排放成本的控制、碳减排收益的核算等提供决策支持。

此外,碳会计的职能是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反映碳排放权分配、交易、交付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不仅可以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碳减排绩效提供支持,还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法规制定提供借鉴,也为我国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争取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基础。

因此,碳会计的产生和发展非常有必要。

我国碳会计体系建设的概况以及建议

目前,我国碳会计体系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在我国有关于碳会计的研究只是近两年才在刊物上出现,并且大部分是对国外碳会计现状的介绍,自我研发的东西很少。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一,尽快的制定健全碳会计规范和准则目前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在我国还处于仅仅是理念的阶段,没有具体的统一的标准和依据去实施和进行,国家和相关机构应当结合国外的成功先例尽快的在我国建立起统一的碳会计规范和准则。为企业碳会计发展建立一个统一的标杆。国家和政府要发挥监督机制,引领企业发展碳会计体系。

第二,加快“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参照国外的成功经验,在我国建立一个具有权威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配合国家和政府的干预,对企业的碳会计体系建设起到引领的作用。领导低碳经济的发展。第三,国家制定相关的宏观政策和财政政策激励碳会计发展市场是看不见的手,但其自我调节功能有其固有的缺陷,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约束企业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鼓励节能减排企业的发展。出台优惠政策刺激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国家可以从税收方面入手,一方面,对高排放企业征收高额的环节税以遏制高能耗,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对那些注重节能减排的企业、环境保护措施比较到位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减免。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