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节能环保 >

未来五年能源互联网与新电改的投资热点在哪?

时间:2015-08-27 15:37:00  来源:新能在线

未来五年能源互联网与新电改的投资热点在哪?

曹寅——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专家,中国能源互联网联盟专家委员、香山会议能源互联网报告专家。

郭荆璞——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美国Rutgers大学理论物理学硕士学位,现为信达证券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能源化工首席分析师。

本文内容来自信达证券的著名金融专家郭荆璞、曹寅,围绕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政策与投资问题,与网友进行的交流。

Q:如何看待拖欠光伏补贴现象?国家未来补贴政策走向是什么?

A:光伏补贴遭遇拖欠的原因有二,目前主要是由于收支管理流程复杂,电网代为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费,交由财政部管理,再由财政部委托电网公司发放,支出的手续尤为麻烦。支付补贴的时间较长,从全国范围来看已经出现普遍的进度拖后,到手时间明显比项目可研预期要晚。

从长远来看,电费当中的可再生附加总额增长不多,而可再生能源本身发展迅速,最终会形成收支不平衡。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过程中的必要激励手段,但不是永久性的手段,随着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的成本迅速下降,可再生能源相对于化石能源的经济性快速增加,未来国家对于增量电站项目的补贴会逐渐下降,并且在2020-2023年之间退出,实现销售侧的平价上网。

Q:很多机构都有做新能源平台公司想法,哪些最有可能成功?平台公司有哪些路径?

A:在中国,可再生能源绝大部分是2B的业务,而发达国家2C比例高,尤其是光伏,因此中国的平台公司需要利用的核心优势在于资源和服务,资源主要指大量的优质电站项目资源,而服务则包括所有和电站开发相关的第三方服务,但是相关服务并不一定需要由平台企业提供,但是平台企业应该有能力集成第三方的各项服务,并向开发商提供打包解决方案。

平台公司的路径很多,目前主要分成五类:

1)融资型:平台为各类存量和增量电站提供相关融资及财务咨询服务,对接的是电站开发商和资本机构

2)项目型:平台为电站开发商提供各类项目资源,包括屋顶和地面电站,对接的是电站开发商和项目业主

3)电商型:平台为电站EPC企业和开发商提供各类电站开发设备和材料,对接的是电站EPC,开放商和设备生产销售企业

4)服务型:平台为电站业主提供电站服务,比如电站监控,电站第三方运维,对接的是电站业主和第三方服务企业

5)综合型:上述四类平台的综合

Q:未来5年能源互联网和新电改领域的投资热点在哪里?

A:从配电网设备,到微网,再到消费侧售电公司的创新商业模式。

未来五年,中国电力供应将呈现结构性过剩,一方面火电装机过剩形势不断变得更加严峻,另一方面则是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与核能都会出现持续的装机不足,能源,特别是电力行业将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电改和能源互联网既是这种大背景的产物,同时用助推这种趋势往前发展,电改和能源互联网分别为买方导向的开放市场提供了体制保障,和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支撑。

电网的盈利模式和生态系统需要改革,但国家电网的垄断地位不可能简单消除,大规模的配电网投资仍然是必要的,仍然会产生大量的对设备和工程的需求,甚至在电改的大背景下,配电网投资会对电网的利益诉求越发重要,这是近期的投资方向。

随着配电网建设的开展,多能互联,提高清洁能源,分布式能源占比的局域的微电网将不断地出现,技术突破和工程化,实践检验相互作用,推动微网的投资机会。

随着电改的深化,电力交易制度建立,交易逐渐活跃,市场获得更加可观的流动性和深度,以及局域能源和微电网的实践检验,售电和消费侧创新的商业模式会越来越焕发光彩,千百种新的商业模式会相互竞争,逐渐诞生出多种新的业态,这是最长远的投资机会。

Q:目前市场中有哪些优质能源互联网和新电改标的?

A:阳光电源,科陆电子,智光电气,林洋电子,北京科锐,四方股份,中恒电气,广州发展,粤电力,申能股份,深圳能源。

总结:中国信达是中国财政部控股,规模最大,牌照最齐全的资产管理公司,在能源领域管理数百亿规模的资产,是很多能源企业的重要股东,特别是在传统能源领域投资巨大,过去几年一直在积极向新能源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布局。信达非常重视能源革命带来的产业机会,因此希望能够主动推进能源革命,伴随优秀企业共同成长壮大。

作为全牌照金融企业和财务投资人,信达的优势在于产融结合,以融带产,以产促融的经营理念和能力,一般不介入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是利用自身的金融业务优势,为参控股企业和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组合多种金融工具,去匹配企业对现金流的个性化需求,也致力于帮助企业寻求和实现并购机会。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