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点评论 >

采暖季钢铁产能以高炉计限产50%,不用怕!炼钢环节可以增产!

时间:2017-11-27 09:33:00  来源:洛阳豫新

采暖季钢铁产能以高炉计限产50%,不用怕!炼钢环节可以增产!

8月21日,环保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旨在打好“蓝天保卫战”。石家庄、唐山、邯郸、安阳等重点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

河北省发布《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中对钢铁行业限产50%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也就是说,在钢铁产能限产50%的情况下,如果出现重污染天气情况,将在原有的50%限产基础上加大对钢铁行业污染排放检查力度。

面对环保:限产、限产、还是限产!

面对市场:涨价、涨价、还是涨价!

我们在这限产与涨价之间痛苦纠结着!

怎么办?--提高废钢比啊!

大家注意到了吗?钢铁企业限产的目标:烧结、球团、焦化、高炉装备限产50%;

提高转炉废钢比,无疑成为非常好的补救措施。

从社会效益角度看:每利用1吨废钢,可带来的社会效益:

从经济效益看:今年,国内地条钢产能退出后,废钢市场短时间内需求下滑,价格大幅回落,废钢相对于铁水就有了一个成本上的优势。

无论短期经济利益看,还是从长期社会效益看,提高废钢比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钢铁企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废钢加热的方法:

1、兑铁前转炉内废钢加热:方法简单,不需要专门设备;但延长了冶炼时间,由于氧化铁的侵蚀而降低了炉衬的使用寿命。

2、炉外废钢加热:投资少见效快,可以缩短冶炼时间,提高炉衬的使用寿命,是一种简易的废钢加热好方法。

提高转炉废钢比的有效途径:废钢预热+铁包全程加盖保温。

洛阳豫新根据多年设备设计制造与钢厂设计经验,结合当前我国国情以及现阶段各个钢铁企业的生产现状,研究出了炉外废钢预热的几种方法,

铁水包向混铁炉(转炉)兑完铁水后加入轻薄料废钢,将废钢预热到800℃后,铁水包全程加盖保温接铁水。返回混铁炉(转炉)兑铁水途中,废钢已全部熔化。这种方法投资小,操作简单。

炉外废钢预热的四种途径:

1、铁包废钢预热装置

铁包兑铁后→加入废钢块→铁包加盖保温至预热站→废钢预热至500-600℃→高炉接铁水→加盖保温至炼钢→转炉兑铁

优点:装料(废钢块)简单,预热速度快,可在铁路沿线直接布置废钢预热装置,完成后直接去高炉接铁水。

缺点:废钢装入量有限,原则上不超过铁包容积的一半(约3-5吨),预热不均匀。


2、转炉炉后在线废钢预热装置:

钢包在转炉跨接钢水→运行至合金加料段→通过溜槽加入已预热的废钢→吹氩站吹氩→进入到精炼炉精炼

优点:布置在转炉平台上,操作方便,能方便快捷的加入到钢包内,热效率高、预热时间短、预热均匀。

缺点:对废钢种类要求高(短棒料、圆钢及短小型钢,流动性好的废钢)。

3、废钢料槽预热装置:

轻薄废钢散料→加入废钢料槽→废钢预热装置→预热到500-600℃→废钢卸入铁包(或直接兑入转炉)→加盖保温至高炉→高炉接铁水→加盖保温至炼钢

优点:适用于各种废钢,预热的废钢量大,预热迅速。一次可预热一个铁包所需的废钢量。废钢预热后可任意加入到所需之处(转炉、钢、铁水包)。

缺点:过程为加料——废钢预热——出料——加料(转炉、钢、铁水包),比在铁包中预热过程复杂。废钢料槽需要隔热、抗氧化保护改造。

4、废钢压块预热装置:

废钢块预热装置→预热到500-600℃→废钢加入铁→加盖保温至高炉→高炉接铁水→加盖保温至炼钢→转炉兑铁

优点:一次预热的废钢块量大,且预热均匀,升温快,热效率高。

缺点:预热炉占地面积大,工序多,维修费用高。一般只预热压块废钢。

由以上几种方式可以看出,要想提高废钢比,预热是基础,铁包全程加盖保温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者结合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以上几种途径只是洛阳豫新与钢铁企业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的方法,欢迎大家拍砖留言提出改进意见或者新的方式方法,为提高转炉废钢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应对环保所带来的压力做出积极努力。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