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点评论 >

国内最大的散货煤码头高压岸电项目投产

时间:2016-12-29 14:20:00  来源:南方日报

国内最大的散货煤码头高压岸电项目投产

珠海靠港船舶排污实现了“零排放”

靠港船舶排污的历史,就这样被改写了。

12月22日,靠泊在珠海高栏港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的船舶,实现了“零排放”。其解决方案,就是在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开启了“港口岸电”系统。

所谓“港口岸电”,简单来说,就是将岸上电力供到靠港船舶使用的整体设备。船舶靠港期间使用岸上电力来满足船上生产作业、生活设施等电气设备的用电需求,靠港期间无需使用船上自带的燃油辅机,消除了发电机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极大地提高了港区环境质量。

在神华粤电珠海港靠港船舶实现“零排放”,意义重大。珠海高栏港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珠江三角洲最大吨位的液体化工品和散货码头泊位,是广东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窗口。然而,大量靠港船舶燃油发电机所排放的废气也成为高栏港的重要污染源。具体到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该码头靠港船舶在通过自身燃油发电机发电以满足船上冷藏、空调、加热、通信、照明等电力需求的过程中,排放出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入肺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空气污染物,远高于火力发电排放强度。据不完全统计,靠港船舶发电机产生的碳排量占港口总排碳量的40%至70%,是影响港口及所在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船舶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低,在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的背景下,船舶靠港使用燃油发电的运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高栏港的地缘优势,难以被替代。珠海港设备先进,功能强大,主要接卸从黄骅港、秦皇岛港和天津港等北方港口下水的国内煤和从澳大利亚、越南、印尼等国的进口煤,集中转、分销、仓储、配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江海联运及铁路和公路联运的方式,满足珠三角及西江沿线煤炭市场的需求,辐射至内陆江西、湖南等地区。并逐步发展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进口煤中转基地、混配煤基地和块煤筛分基地。依托于“港销特区”新政策,2016年光接卸神华自有船舶147艘(截至12月12日),可见其繁华。

靠港船舶排污问题并不容易被解决。据国内业界专家透露,目前船舶靠港减排的通行技术有3种,分别是换用低硫油、采用LNG动力和接用岸电。据悉,岸电同低硫油都能实现船舶减排,然而低硫油对减少氮氧化物和细颗粒物的排放几乎没有作用,但岸电却作用巨大,而且接用岸电还可以减少船舶振动和辅机磨损。同时,陆基岸电的接电撤电效率、对船舶作业的影响、设备的投资等全面优于LNG岸电,因此,中国作为LNG资源缺乏国和泊位利用率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国家,不适宜运用LNG岸电。

对此,珠海供电局相关负责人坦言,“港口岸电项目建设,是响应珠海建设低碳生态发展模式的有效措施。”项目预计年用电量超过360万千瓦时,替代燃油消耗1778吨,节约船舶能源成本约100万元,减少5620吨二氧化碳排放和38吨污染物排量(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PM污染物等)。此外,在噪音抑制方面,可消除自备发电机组运行产生的噪声污染,为船员和港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除了实际的成本价值和环保价值,这个国内最大规模的散货煤码头高压岸电项目还将对全国及珠三角地区形成显著的示范引领效应,打造环境友好型港口。”广东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为国内高压岸电作出了示范

笔者在现场看见,崭新的电缆桥架沿着码头的廊道敷设,两台岸电接口箱整齐排列。这背后,是一段披荆斩棘的创新故事。

施工过程,难题不断。比如,本次装设的成套岸电设备涉及到站内输出电源至码头船舶接电箱段电缆线路建设,由于现场大部分场地受限,无法建设正常的电缆沟。经多次现场勘察后,制定了沿现场建筑制作电缆桥架作为出线电缆敷设的路径,而由于现场桥架制作的位置有部分涉及高空作业,要求必须架设脚手架等措施进行施工,因此对涉及落实施工安全措施的情况也较为多样。并且由于路径位置离神华码头的输煤道较近,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做好防火工作、必须做好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防粉尘的措施,现场由于部分煤炭体积较大,在输送过程中会有掉落现象,所以施工过程还必须时刻注意防止重物坠落打击的风险。

为推动珠海高栏港绿色示范港口建设,广东电网公司珠海供电局主动联系高栏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及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通过现场勘测及技术论证,为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量身定做岸电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通过供电局领导带头攻坚,建立周报制度和每半月联席会议制度,克服待建电缆通道邻近运行中的机械传输设备、高压上船技术等难点,推进项目高效落地。

再如,在推进过程中,珠海神华粤电码头共建设一套高压岸电设施。配置安装输出容量不小于2000kVA高压变频装置,将10kV/50Hz工业电源转换成6kV/50Hz及6.6kV/60Hz船用电源,同时建设码头2—3号泊位非地埋式岸基电源高压插座箱,铺设5.9公里电力电缆,设置2台岸电箱,能满足今后停泊在码头的所有船舶的用电需求。

至此,珠海神华码头岸电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国内最大规模散货码头高压岸电项目,为全国煤炭码头电能替代改造和珠三角进一步推广港口岸电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是省内首个采用电能质量监测、首个实现后台监控远程操作的高压岸电系统,对于全国及珠三角地区高压岸电建设具有示范性,为全国及珠三角地区高压岸电项目运营管理提供了依据与参考。也为国内散货船高压岸电接电技术实践、操作流程规范制定、商业和运营模式创新到示范作用。

年电能替代电量约18.5亿千瓦时

就减排效果而言,岸电也成为港口节能减排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广东是一个港口大省和贸易大省,同时也是一个靠港船舶排放最多的污染大省。公开数据显示,广东全省海岸线长3368公里,通航河流998条,通航里程14213公里,全省共有港口110多个。

港口岸电是交通领域电能替代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港口岸电建设广东电网下一步的规划,备受关注。

对此,广东电网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采取以点带面的推广策略,先行打造示范项目,积累项目建设、运营经验,再行逐步推广覆盖全省港口码头。

据悉,早在今年5月份,广东电网公司制定了港口岸电基础设施建设流程,建立了内部管理制度,快速推进港口岸电业务。7月初,在中山市中山港,建成投运南网首个低压港口岸电示范项目。12月底,在珠海市神华粤电珠海港,建成投运南网首个高压港口岸电示范项目,完成了高低压岸电示范点布局,为全面推广港口岸电提供示范作用。

下一步,广东电网将在湛江、汕头等沿海大型港口建设高压岸电服务设施,在东莞、中山等内河大型港口建设低压大容量岸电服务设施,在内河其他小型港口重点建设小容量岸电服务设施,逐步建成布局合理,需求明确,功能完善的港口岸电设施体系。

“港口岸电是我们电能替代的重要领域,除此之外,广东电网还划分出九大类替代技术领域,涵盖电动汽车、电磁厨具、电窑炉等,将积极以”电能替代“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东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谈到,他们制定了电能替代行动计划及具体推广措施,建立管理及跟踪服务体系,开展市场潜力研究,普及技术应用等。据统计,截至11月底,广东电网已推动完成电能替代项目229个,并大力推广家庭电气化,预计年替代电量约18.5亿千瓦时,促使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升。

事实上,实施电能替代是国家推动能源生产革命与能源消费革命、治理大气雾霾、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夯实“电能替代”工作,据悉,广东电网去年以佛山局为试点进行电能替代推广,先行探索并积累一定经验。今年广东电网公司根据网公司的统一部署,制定了2016年电能替代行动计划及具体推广措施。一是建立电能替代管理及跟踪服务体系,有序推进电能替代工作。与此同时,开展了电能替代市场研究,摸查替代潜力,提出电能替代推广建议。

并组织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普及电能替代技术应用及业务知识。四是全面启动了“选用电、更添绿”的电能替代宣传,营造全社会绿色环保的良好氛围。五是为电能替代项目开设绿色通道、配置客户经理,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

手记

应对气候变化的广东实践

当我国北方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肆虐人们生活的时刻,谈论这个“港口岸电”项目,显得迫切又重要。

现阶段,我国能源供应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煤炭的消费比重仍然高达64.4%,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仅仅占据12%。能源供给侧结构不合理导致环保问题日益突出,雾霾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社会性问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中,对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做出了安排:针对工业、能源、建筑、交通、节能、城镇化、林业、农业、消费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分领域的低碳发展基本思路、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

具体而言,推进岸电工作,交通运输部不遗余力。2015年8月27日,交通运输部颁布了《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方案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国主要港口90%的港作船舶和公务船舶靠泊使用岸电,50%的集装箱、客滚和邮轮专业化码头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的能力。紧接着。今年11月,颁布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和《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

国际约束亦渐行渐近:国际海事组织(IMO)近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0届会议上,通过了自2020年1月1日起,船舶燃油含硫量从现在的3.5%降低到0.5%的规定。

以上表明,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对控制船舶排放改善大气污染的日益重视,船舶岸电作为港口节能减排的首选,正受到广泛关注。

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制变革离不开理念的引领。南方电网首个高压“港口岸电”项目在珠海高栏港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建成投产,卓有成效的节能减排行动,是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一大贡献。

保护人类环境、创建绿色家园是你、我、他共同的社会责任,推动低碳环保和节能减排,期待更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参与进来。

标签:///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钢管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钢管产业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管产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

Copyright © 中国钢管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